时间: 2025-05-24 19:5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52:39
临江仙·寒柳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这首词的主题是忧伤与怀念。飞舞的柳絮和花瓣如今何处可寻?层层冰雪的压迫使它们凋零,寒冷的五更时分,树木显得稀疏。可我仍然爱那明亮的月光,尽管它也让我心中憔悴。最让我惆怅的是繁密的柳丝在摇落之后,让人更想念春天的山景。梦已断绝,难以再续。西风带来了多少怨恨,却吹不散我眉头的忧愁。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出身于满洲贵族家庭,青年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与生命的思考。
这首词写于纳兰性德的晚年,正值他个人生活遭遇诸多变故与困扰之际。词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临江仙·寒柳》是一首充满浓烈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惆怅。开篇的“飞絮飞花何处是”即以轻盈的意象引出对春天的怀念,接着转入对严冬的描写,层冰积雪的意象与寒冷的五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词人对明月的热爱与对自身憔悴的感慨交织,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后面的“最是繁丝摇落后”,更是通过对柳丝凋落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失去的哀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愁苦。最后一段“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西风的呼啸似乎带走了所有美好的回忆,却无法驱散词人心中的愁苦。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哀悼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邃的思考与强烈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层冰积雪”主要象征什么?
“西风多少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