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4:34
鬓云松令·枕函香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枕函香,花径漏。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
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思念与感伤的场景。词人躺在香气四溢的枕头上,听着花径上雨水滴落的声音,仿佛与心中所念的人在黄昏时分相遇,轻声细语。时节已入寒冬,饮酒后感到身体不适,梨花凋谢,东风萧瑟,整夜的寂寞令人感到无比瘦弱。掩上银色屏风,轻垂翠绿的袖子,思念之情在何处的箫声中轻轻荡漾。明月下,红豆蔻的香气令人肠断,月亮依旧如昔,而人却似乎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模样。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号洮宗,清代著名词人,出生于满洲贵族家庭。他的词风独具一格,语言清新、情感细腻,常常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基础,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感受。
这首词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晚年,时值清朝康熙年间,社会动荡,个人经历了许多情感的波折,尤其是对于离别和思念的沉重体验,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纳兰性德的《鬓云松令·枕函香》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词作,诗中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开篇即以“枕函香”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香气四溢的夜晚,回忆起与爱人相伴的时光。接下来的“花径漏”更是细腻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增强了作品的灵动感。
随着情节的发展,词人抒发了对时节变迁的感慨,薄寒的季节让人感到孤寂,病酒则暗示了内心的苦楚。梨花的凋零不仅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也映射出词人对过往的无奈和惋惜。后半部分则通过“掩银屏,垂翠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愁绪的微妙变化。最后的“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月亮依旧明亮,但人已不同,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词围绕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展开,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季节中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深切怀念。
诗中“枕函香”指的是:
A. 枕边的香气
B. 花香
C. 酒香
词中提到的“肠断”是指:
A. 心痛
B. 身体不适
C. 饥饿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迷茫
B. 怀念与惋惜
C.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