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02
德润连城璧,文工五凤楼。
不愁来蜀徼,政喜识荆州。
世久欺儒素,人当问品流。
平生郭有道,得共李公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德行与文才的赞美,认为德行就像连城的美玉,文才则如五凤楼般华丽。他对前往蜀地并不感到忧愁,反而对认识荆州的政事感到欣慰。作者感叹世间长久以来对儒生的轻视,认为人们应该询问他们的品德与学识。诗中提到的郭有道与李公舟则是他一生中志同道合的朋友。
孙应时,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对政事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品德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家文化的重视与对文人的期望。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引人入胜。首句“德润连城璧”,用美玉来比喻德行,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接着“文工五凤楼”的比喻,则将文才与建筑之美结合,体现了文人的才华与社会地位。诗人对蜀地的无忧与对荆州的喜悦,反映出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感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指出世人对儒家学者的不公与偏见,提倡人们应当重视品德与学识的考量。这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坚持和对当时文化环境的思考。
最后,提及郭有道与李公舟,既是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作者对德才兼备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尚品德与文才的推崇,批判社会对儒者的不公,同时展现了对友谊与理想的追求。诗中彰显了作者的理想情怀与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中“德润”指的是什么?
“平生郭有道”中提到的郭有道是?
诗中提到的“文工五凤楼”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