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从李使君假记室吏》

时间: 2025-04-27 07:55:21

诗句

阿{上弥下女}呕心儿,佩囊有奚奴。

杜陵短褐翁,抄诗听小胥。

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

家无儋石储,谁其供指呼。

主翁居专城,雁鹜纷庭除。

记史饱余闲,愿言假一夫。

授以乌丝栏,副之玉蟾蜍。

晴窗扫桐叶,细字蝇头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5:21

原文展示

阿上弥下女呕心儿,佩囊有奚奴。
杜陵短褐翁,抄诗听小胥。
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
家无儋石储,谁其供指呼。
主翁居专城,雁鹜纷庭除。
记史饱余闲,愿言假一夫。
授以乌丝栏,副之玉蟾蜍。
晴窗扫桐叶,细字蝇头书。

白话文翻译

在高位的官员身边,那个下女心里非常苦闷,她的佩囊中有一个奴仆。
杜陵的短褐衣老人,抄写着诗句,听着小吏的唠叨。
我一生追求风雅,古人的情思也随之而来。
我家中没有储存的粮食,谁来满足我的指望呢?
主人的家在繁华的城市,庭院中雁和鸭子纷飞。
我在历史中悠闲地记录,希望能借用一个人。
借给我乌丝的栏杆,配上玉制的蟾蜍装饰。
在晴朗的窗前,扫去桐树的落叶,细细书写着小字。

注释

  • 阿上:指高位的官员。
  • 呕心儿:形容心中苦闷或痛苦。
  • 佩囊:指佩带的囊包,古代常用于装饰或装载物品。
  • 杜陵:地名,诗人常以此指代隐逸生活。
  • 短褐翁:指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象征贫寒或隐士。
  • 小胥:指小吏,负责杂务的人。
  • 儋石:古代粮食的计量单位,象征丰盈的仓库。
  • 雁鹜:指大雁和野鸭,象征生活的富饶和繁忙。

典故解析

  • 杜陵:杜陵是杜甫的故乡,常用来象征隐逸和诗人的生活。
  • 乌丝栏、玉蟾蜍:象征高雅和文人风范,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歌作品以清新、雅致著称,常表达对风雅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生活的某个阶段,反映了他对高雅文化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从李使君假记室吏》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高雅生活向往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首联提到的“阿上弥下女呕心儿”,以“下女”的苦闷引入,隐喻了社会等级的压迫感。接着,描述了杜陵的短褐翁,借用这一形象,诗人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生活的简朴和诗意。

诗中的“我生味风雅,古人思与俱”,显示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崇敬和自我认同,意在传达自己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而“家无儋石储”则进一步体现了生活的困窘,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悲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意象,如“晴窗扫桐叶”,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追求。最后的“细字蝇头书”,则是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的具体体现,表达了诗人对书写与记录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阿上弥下女呕心儿:身处高位的官员身边的下女,内心感到非常苦闷。
  2. 佩囊有奚奴:她的囊中有一个奴仆,暗示身份的卑微。
  3. 杜陵短褐翁:提到杜陵的短褐衣的老人,隐喻隐士的生活。
  4. 抄诗听小胥:老人抄写诗句,同时听着小吏的叨唠。
  5. 我生味风雅:我一生追求风雅之事。
  6. 古人思与俱:与古人的情思共鸣。
  7. 家无儋石储:家中没有储存的粮食,生活困窘。
  8. 谁其供指呼:谁来满足我的期望?
  9. 主翁居专城:主人的家在繁华的城市。
  10. 雁鹜纷庭除:庭院中雁和鸭子纷飞,生活繁忙。
  11. 记史饱余闲:在历史中悠闲地记录。
  12. 愿言假一夫:希望能借用一个人。
  13. 授以乌丝栏:借给我乌丝的栏杆。
  14. 副之玉蟾蜍:配上玉制的蟾蜍装饰。
  15. 晴窗扫桐叶:在晴朗的窗前,扫去桐树的落叶。
  16. 细字蝇头书:细细书写小字,表达文化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晴窗扫桐叶,细字蝇头书”,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借用“乌丝栏”、“玉蟾蜍”来表现文化的高雅与追求。
  • 拟人:通过“呕心儿”表现情感的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高雅文化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上:象征权势与地位。
  • 杜陵:象征隐逸与诗意生活。
  • 乌丝栏、玉蟾蜍:象征高雅文化。
  • 桐叶: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陵短褐翁”象征什么?

    • A. 贫困生活
    • B. 隐士生活
    • C. 乡村生活
  2. “家无儋石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富裕
    • B. 愤怒
    • C. 困窘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追求高雅文化
    •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隐士生活
  2. C. 困窘
  3. B. 追求高雅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从李使君假记室吏》:两首诗都蕴含对生活的感慨,前者强调个人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后者则更侧重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卜原上居寄袁校书 寄房千里博士 余谢病东归,王秀才见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 献韶阳相国崔公 东游留别李丛秀才 秦楼曲 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伤冯秀才 长安岁暮 放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纳忠效信 麻字旁的字 留落不遇 包含垒的词语有哪些 相应不理 花晨月夕 八字旁的字 朱子 青字旁的字 守生 有志 投辖陈遵 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显影 虎入羊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