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5:21
水调歌头·一个奇男子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
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
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
打破太虚空。末後生华发,再拜玉清翁。
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
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
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
活火煮教浓。笑指归时路,
弱水海之东。
一个奇特的男子,心中包容万象。
他学习书法和剑术,但两者都未能成功。
他想披上僧衣去学习佛法,
用一拳轻快地打破了虚空。
后来他白发苍苍,再次拜见了玉清翁。
二十年来,他空有挫折,只像漂浮的蓬草。
这次他回到武夷山下的第三峰。
住在我以前的庵子里,用碗水煮米,
用活火煮成浓稠的食物。
他笑着指向归来的路,
那是在弱水的东边。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挫折后,对人生、修行及归宿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自我反思的哲学态度。
《水调歌头·一个奇男子》通过一个奇特男子的经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艰辛。诗中开篇就以“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引入,通过这一形象,作者表达了对世俗的包容与理解。而接下来的“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则揭示了这种包容背后的无奈与挫折。作者通过这位男子的学习经历,呈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反思。
诗中“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表明了他对佛法的渴求,试图打破虚空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然而,“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又道出了这种追求的艰难,似乎在说,尽管年复一年,依旧不能实现内心的梦想。
最后,诗人以“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作为归宿,隐喻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住在“旧时庵子”中,简单的生活与质朴的饮食,反映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在对比中透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逐句解析
“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
“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
“要去披缁学佛,首下一拳轻快,打破太虚空。”
“末後生华发,再拜玉清翁。”
“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
“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
“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活火煮教浓。”
“笑指归时路,弱水海之东。”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追求的艰辛,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个奇男子”中的“奇”字可以理解为:
A. 普通
B. 特殊
C. 可笑
D. 乖张
诗中的“玉清翁”指的是:
A. 道教的某位高人
B. 一位普通老人
C. 诗人的老师
D. 佛教的僧侣
“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失落
C. 成功与成就
D. 轻松与自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