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1: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1:30:14
子鱼无隐欲源清,
死不忘忠感卫灵。
伯玉既亲知德润,
残桃休吃悟兰馨。
子鱼没有隐瞒自己的愿望,渴望源头的清澈;
即使死去也不忘对卫灵公的忠心。
伯玉既然亲近他,知道他的德行滋润,
就不该再去品尝那残败的桃子,而应该领悟兰花的芬芳。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古代忠臣孝子的情怀,风格清新,常以古典题材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诸侯割席断交、忠臣难以施展抱负的时代,周昙通过诗歌表达对忠臣的钦佩,以及对君主昏庸导致忠臣遭遇的不平。
这首诗通过描绘忠臣的情感,展现了对古代忠诚的思考。开篇即以“子鱼无隐欲源清”点明主题,表明忠臣渴望公正与清明的政治环境。诗中对卫灵公的提及,既是对历史忠臣的追忆,也是对君主失德的批判。接着,诗人以“伯玉既亲知德润”引出另一位德才之士,揭示出理想中的君臣关系。最后以“残桃休吃悟兰馨”作结,意在告诫人们要珍惜真正的美德,而非沉迷于表面的享乐。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忠诚与理想的碰撞,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悲剧感,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臣的崇敬和对昏庸君主的批判,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测试:
子鱼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赵胜
B. 卫灵公
C. 平原君
D. 吕洞宾
“残桃”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洁品质
B. 失去价值的事物
C. 忠诚的表现
D. 美好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伯玉”是指谁?
A. 卫灵公
B. 赵胜
C. 子鱼
D. 周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