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5:03
晋门
作者: 王夷甫
【唐代】
六合谁为辅弼臣,
八风昏处尽胡尘。
是知济弱扶倾术,
不属高谈虚论人。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混乱的时局中,谁能为国家辅佐和治理。面对外敌入侵,风沙弥漫的环境,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帮助弱小和倾覆的事物,而不是空谈不切实际的理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济弱扶倾”出自《老子》中的理念,强调行善和帮助他人,反映了道家思想中对仁爱和实际行动的重视。此处作者借用典故,表达对国家治理的看法。
作者介绍:
王夷甫,字子俭,生于唐代,曾任职于朝廷,以其清正廉明闻名,诗风简练,常关注社会时事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内部政治腐败。诗人对此感到忧虑,意在呼唤真正的治理之道。
这首《晋门》以简单的语言揭示了复杂的政治现实,作者通过对时局的敏锐观察,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诗中提到“六合谁为辅弼臣”,不仅是对当权者的质问,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呼唤,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在“八风昏处尽胡尘”中,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外敌入侵带来的混乱局面,暗示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是知济弱扶倾术”,则将焦点转向治理之道,强调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扶持弱小和倾覆的事物,而非空谈理论。这种观点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呼吁领导者应当关注实际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具有启发性和警示作用,值得后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治理国家的深刻思考,强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八风”指的是什么?
a) 八个风向
b) 外部的扰乱因素
c) 风的力量
“济弱扶倾”表达了什么理念?
a) 保护强者
b) 帮助弱者
c) 理论讨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王夷甫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关注国家和人民的苦难,但王夷甫更强调实际的治理措施,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