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7:2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7:28:06
作者: 王十朋 〔宋代〕
畏死贪生物我同,
仁心要在扩而充。
江湖鱼鳖知多少,
尽在恩波浩渺中。
我和那些畏惧死亡、贪恋生命的生物是一样的,
仁爱之心应当不断地扩展和充实。
江河湖海中的鱼和鳖有多少呢?
都在我宽广的恩泽波涛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其表达了佛教的慈悲思想,强调对生灵的怜惜与保护,符合传统文化中对慈善行为的重视。
作者介绍: 王十朋,字仲明,号天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当时文人中以其诗作见长,风格清新,常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人性的关怀。
创作背景: 《放生池》创作于王十朋关注人道主义和生态保护思想日渐兴起的背景下,反映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仁爱的追求。
《放生池》是一首以放生为题材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珍视。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畏惧死亡和贪恋生命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感情与鱼鳖等生物并无二致,表现出对所有生命的共情。接着,诗人提出仁心应当不断扩展,强调了对生命的关爱应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传达出一种宽广的爱与包容的精神。
最后一句以“恩波浩渺”来形容江湖中的鱼鳖,暗示这些生灵都沐浴在仁爱的恩泽之中,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责任与道德义务。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出深厚的哲理,强调了保护生命、延续善良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呼唤人们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展现了人道主义和生态保护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畏死贪生”的意义是什么?
“仁心要在扩而充”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诗的最后一句“尽在恩波浩渺中”表达了什么?
答案: 1.B,2.A,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王十朋的《放生池》更侧重于对生命的关爱,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二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