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49
赢粮多士二千馀,争向柯山讲席隅。
立天地心鸣道铎,开生灵眼识师儒。
孔融鲁国奇男子,孟氏邹人大丈夫。
我在紫霞洲上笑,惜无羽翼到三衢。
粮食丰盈,士人众多,超过两千人,
都争着前往柯山的讲席一角。
让天地心声响起道德的钟声,
让生灵的眼睛识别师道和儒学。
孔融是鲁国的奇才,
孟氏家族的邹氏也是英雄豪杰。
我在紫霞洲上笑着,
可惜没有翅膀飞到三衢。
这首诗以赞美的口吻描述了柯山讲席的盛况,展现了当时学术的繁荣和士人求知的热情。开头两句通过“赢粮多士”“争向柯山”,直接描绘出士人云集的热闹场面,繁荣的背后是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立天地心鸣道铎”,则表明了这种求知的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与天地和道德紧密相连,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通过历史人物如孔融和孟氏邹人,诗人传达出对伟大人才的崇敬与向往,强调了士人的责任和使命感。
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同时对无法亲身参与的遗憾。在紫霞洲的高处,诗人虽心中欢笑,但却因无翼而无法飞向更高的理想境地,展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音韵和节奏感,如“赢粮多士”和“争向柯山”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学术繁荣的赞美、对历史英才的敬仰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士人对道德与学问的重视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赞美哪个地方的讲席?
诗中提到的孔融是哪个国家的人?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赵汝腾的《赞径坂使君柯山仲春讲席之盛》与王维的《登高》,两者都展现了个人对于理想境地的追求,但王维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而赵汝腾则着重于知识与道德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