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47
罗巾余麝,渍年时芳汗。
写上香词泪珠满。
料湘天骤暖,茉莉薰衣,新月下,
人与花枝影乱。
粉侯关内住,比似牵牛,
可有鹊桥渡天汉。
锦字几时来,玉雁南飞,
莫飞到衡阳才转。
但传语潇湘景中人,
把寄外明珰,两边回换。
罗巾上残留麝香,浸染着年华的芳香汗水。
写下的香词上满是泪珠。
预料湘江的天气骤然变暖,茉莉花的香气弥漫,
在新月之下,人与花枝的影子交错混乱。
粉色的侯门内居住,比起牵牛花,
难道有鹊桥可以渡过天河吗?
锦字何时才能到来,玉雁南飞,
不要飞到衡阳再转向。
只愿传递给潇湘景中人,
将远方的明珰互相交换。
樊增祥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擅长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结合了自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洞仙歌 其二 和实甫忆内》是一首极具抒情性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香气、月光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的“罗巾余麝”勾勒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氛围,接着“泪珠满”则暗示了内心的苦楚与怀念。诗人在描绘湘天的骤暖时,不仅仅是在描述气候的变化,更是在传达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
“人与花枝影乱”一句,通过人影与花影的交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可有鹊桥渡天汉”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期盼,鹊桥象征着爱情的桥梁,而“莫飞到衡阳才转”则表达了对爱情的迫切和不愿错过的心情。
最后的“但传语潇湘景中人,把寄外明珰,两边回换”则是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寄托,希望通过传递信息来实现心灵的沟通,体现出一种深情而温婉的感情基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鹊桥”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家庭
D. 事业
“罗巾余麝”中的“余麝”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香料
C. 一种鸟
D. 一种食物
诗中提到的“衡阳”与哪个主题相关?
A. 自然风光
B. 爱情思念
C. 友谊交流
D. 家乡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