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洞仙歌》

时间: 2025-04-26 14:18:19

诗句

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

弱柳千条为谁舞。

祗无情日月,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

珠帘寒不卷,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

涕泪满江关,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

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19

原文展示

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弱柳千条为谁舞。祗无情日月,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珠帘寒不卷,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涕泪满江关,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的夜里,梦已残碎,空荡的庭院被凉雾笼罩。那柔弱的柳条在为谁轻轻摇曳呢?唯有无情的日月交替,映照着美丽的湖山,轻轻地换上了一片斜阳的笛声。珠帘在寒气中不卷起,半卧在榻上的茶烟中,聊聊巴山往日的细雨。泪水满溢在江边,曾几何时,在西风中认出了那黄叶村边的归路。听着隔院传来的疏钟声,便化作了我的诗心,无法凝聚成秋日的情绪。

注释

  • 高秋:深秋,指天气渐冷的季节。
  • 凉雾:清晨或夜晚的寒雾,增添了秋天的气氛。
  • 弱柳千条:形容柳树的柔弱与轻盈。
  • 无情日月:日月无情,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斜阳笳鼓:斜阳下的音乐,渲染了秋天的萧瑟。
  • 巴山:指四川的巴山,具有特定的地理和文化象征。
  • 涕泪满江关:形容悲伤的情感,在江边流淌。
  • 疏钟:稀疏的钟声,给人一种孤寂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并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色的思考时期。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以自然为寄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呈现出一个深秋时节的画面。开头的“高秋残梦”一语,便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梦的残破与秋天的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弱柳千条为谁舞”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孤独感的境地,柔弱的柳条象征着可怜的无助,似乎在问,这样的舞姿究竟是为谁而存在。

“祗无情日月”则揭示出时间的无情,日月交替,生命却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渺小而无奈。诗中提到的“美湖山”,不仅是自然的美丽景象,更是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这一句,文字简练,却透出温暖的怀旧之情,诗人似乎在与友人共饮,回忆过去的美好。在“涕泪满江关”中,悲伤情绪达到了高潮,西风吹拂下,黄叶飘零,乡愁更是如影随形。

最后的“听隔院疏钟”,将诗人的情感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钟声如同秋天的旋律,化作诗人的诗心,却又无法成型,这一切都在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秋残梦:揭示深秋的孤寂与梦的破碎。
  • 掩空庭凉雾:描绘庭院的静谧与寒冷。
  • 弱柳千条为谁舞:表达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 祗无情日月:强调时间的无情。
  • 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描绘自然的美与音乐的轻盈。
  • 珠帘寒不卷:表现出一丝寒意。
  • 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展现温暖的怀旧情绪。
  • 涕泪满江关:情感的集中体现,悲伤与思乡。
  • 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归路的认同与乡愁的加深。
  • 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钟声引发内心的感慨,却无法凝聚成完整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
  • 拟人:弱柳的舞动赋予了生命。
  • 对仗:如“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增强了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乡愁的深切思考,体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秋:象征着孤独和萧瑟。
  • 弱柳:代表无助与柔弱。
  • 珠帘:象征着寒冷与孤独。
  • 疏钟:传达出一丝孤寂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秋残梦”中的“高秋”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弱柳千条为谁舞”是想表达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生气
    • D. 惊讶
  3. “涕泪满江关”中的“涕泪”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喜悦
    • B. 悲伤
    • C. 厌倦
    •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兄弟情深,而陈匪石则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感受。
  • 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夜晚的景象引发乡愁,但李白的情感更直接,而陈匪石的情感则更为细腻和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汇征以石菖蒲一本相遗石圆而苍小窍数十大率与蜂窼无异又类莲房窍中皆菖蒲地也石生海旁俗号羊肚云 赠范茂直 岁暮 杂兴 雪中偶书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依韵答之 其二 送萧德起赴召 竹间孤坐 浦江书院中 悼陈庭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邀功请赏 两全 爿字旁的字 各尽其责 难素 女字旁的字 合二为一 百闻不如一见 火炙 包含萼的词语有哪些 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征发 蜂屯乌合 闹杂 包含阿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