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19
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弱柳千条为谁舞。祗无情日月,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珠帘寒不卷,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涕泪满江关,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
在深秋的夜里,梦已残碎,空荡的庭院被凉雾笼罩。那柔弱的柳条在为谁轻轻摇曳呢?唯有无情的日月交替,映照着美丽的湖山,轻轻地换上了一片斜阳的笛声。珠帘在寒气中不卷起,半卧在榻上的茶烟中,聊聊巴山往日的细雨。泪水满溢在江边,曾几何时,在西风中认出了那黄叶村边的归路。听着隔院传来的疏钟声,便化作了我的诗心,无法凝聚成秋日的情绪。
作者介绍: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并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色的思考时期。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以自然为寄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呈现出一个深秋时节的画面。开头的“高秋残梦”一语,便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梦的残破与秋天的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弱柳千条为谁舞”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孤独感的境地,柔弱的柳条象征着可怜的无助,似乎在问,这样的舞姿究竟是为谁而存在。
“祗无情日月”则揭示出时间的无情,日月交替,生命却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渺小而无奈。诗中提到的“美湖山”,不仅是自然的美丽景象,更是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这一句,文字简练,却透出温暖的怀旧之情,诗人似乎在与友人共饮,回忆过去的美好。在“涕泪满江关”中,悲伤情绪达到了高潮,西风吹拂下,黄叶飘零,乡愁更是如影随形。
最后的“听隔院疏钟”,将诗人的情感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钟声如同秋天的旋律,化作诗人的诗心,却又无法成型,这一切都在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乡愁的深切思考,体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高秋残梦”中的“高秋”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中提到的“弱柳千条为谁舞”是想表达什么情感?
“涕泪满江关”中的“涕泪”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