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采桑子》

时间: 2025-04-25 08:07:12

诗句

是谁唱东风昨夜,月正圆时。

秋正凉时。

红楼蓦地忽逢伊。

一从见后■哀■,醒也思思。

梦也思思。

半年心事有谁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07:12

采桑子

作者: 康有为 〔清代〕

原文展示:

是谁唱东风昨夜,月正圆时。秋正凉时。红楼蓦地忽逢伊。一从见后哀,醒也思思。梦也思思。半年心事有谁知。

白话文翻译:

是谁在昨夜的东风中歌唱,正当月亮圆满的时候。此时正是秋天的凉爽。我在红楼中忽然遇见了她。从第一次见面后就感到悲哀,醒来时思念她,梦中也思念她。半年以来我的心事又有谁能知道呢?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柔和的气息。
  • 月正圆时:指中秋时节,象征团圆。
  • 红楼:典型的女子住处,代表着红颜知己。
  • 蓦地:突然,意外的意思。
  • :悲伤,忧愁的情感。
  • 思思:思念之情,反复思念。
  • 心事:内心的忧虑和思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风”和“月正圆”都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月圆象征团圆与思念,东风则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气息和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有为(1858-1927),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倡导变法自强,维护国家的现代化。他的诗歌多有爱国情怀,风格苍劲有力,常以个人情感反映历史与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采桑子》创作于康有为的维新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家危难之际,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隐喻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情感交织。

诗歌鉴赏:

《采桑子》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词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心中爱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通过“东风”和“月正圆”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忧伤的气氛,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和人们内心的孤寂。随后,通过“红楼蓦地忽逢伊”的描写,表现了与爱人相遇的瞬间的惊喜与喜悦,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深的哀愁。一方面,诗人在醒来时和梦中都在思念着她,反映出他内心的纠结和无奈;另一方面,“半年心事有谁知”则流露出一种无人与之分享的孤独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表现了深挚而又悲怆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是谁唱东风昨夜,月正圆时:引入情境,设问引起读者兴趣,描绘出温柔的夜晚与圆月的美好。
  2. 秋正凉时:指明时节,暗示内心的凉意与孤寂。
  3. 红楼蓦地忽逢伊:描绘出一见钟情的美好瞬间。
  4. 一从见后哀,醒也思思,梦也思思:表现思念的痛苦与深刻,强调了情感的反复与纠缠。
  5. 半年心事有谁知:抒发心中秘密与孤独,感叹无人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东风”与“月”比喻情感的温柔与惆怅。
  • 对仗:如“醒也思思,梦也思思”,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增强情感表达。
  • 排比:通过重复“思思”,加深思念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月圆和红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思念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温暖与柔情,暗示初恋的甜美。
  • 月亮:象征团圆、思念与孤独,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红楼:暗示女性的美丽与诗人的思念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月正圆时”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团圆 C. 忧伤
  2. “半年心事有谁知”表明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自信
  3. 诗中“东风”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团圆
  2. A. 孤独
  3. B. 春天的温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但她的表达方式更为细腻与柔和,而康有为的《采桑子》则更为直接与强烈,体现了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风格的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康有为与清末维新运动》
  • 《古诗词入门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士避雨岩 厄台 对春二首 杜元凯庙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 东湖诗 鼎足桧 钓渚诗 钓台 登楚山绝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各色人等 秋还 一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包含膳的词语有哪些 咽喉要地 矢字旁的字 汤烧火热 起早挂晚 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无绝人之路 辵字旁的字 世路荣枯 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鹅帽 十字旁的字 慎思 时范 恭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