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9:0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9:05:32
采桑子
作者: 黄侃
杨花懒化浮萍去,凭仗轻风。
吹堕帘栊。不逐芳流更向东。
那知人命如花薄,春尽无悰。
有意怜侬。欲诉奇愁近更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怅惘。杨花在轻风中懒散地飘荡,似乎不愿离去,轻轻地落下帘子,不再追逐流逝的芳香,而是向东漂流。谁能理解人的生命如同花朵般脆弱,春天已逝去无可挽留。诗人对心上人的怜惜之情愈发浓厚,但又因内心的奇愁而显得更加懒惰无力。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6),字仲明,号惕庵,近现代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常结合传统与现代,注重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20世纪初,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意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无奈。
《采桑子》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象,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索。开头的两句“杨花懒化浮萍去,凭仗轻风”,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轻松,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诗人将人的命运比作“花薄”,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流逝,春天的尽头意味着美好的结束。
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后两句“有意怜侬。欲诉奇愁近更慵”,既表达对爱人的怜惜,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疲惫。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诗歌富有层次感,令人深思。黄侃在此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产生共鸣,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生命的无常、爱情的无奈以及时间的流逝,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杨花懒化浮萍去”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人命如花薄”中的“花薄”指什么?
诗人对心上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黄侃的《采桑子》更加侧重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多描写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凄婉。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