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晚岸》

时间: 2025-04-27 12:12:26

诗句

揭起青篷上岸头,野花和雨冷修修。

春江一夜无波浪,校得行人分外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2:26

原文展示:

晚岸
作者: 韩偓 〔唐代〕

揭起青篷上岸头,
野花和雨冷修修。
春江一夜无波浪,
校得行人分外愁。

白话文翻译:

将青色的篷布揭起,走到岸边,
野花和细雨交织,显得格外寒冷。
春天的江面一夜之间没有波浪,
让行人更加感到惆怅愁苦。

注释:

  • 青篷:指青色的船篷,古代乘船时用来遮挡阳光或雨水的布。
  • 修修:形容细雨和微风,显得清冷。
  • 校得:这里的“校”是指比较、感受的意思。
  • 分外愁:形容愁苦的感觉更加加强,愁得特别深。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春江”和“行人”的意象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离别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89年-约850年),字君平,号白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居于江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晚岸》写于春天江边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在春江夜晚的静谧与孤独,以及对行人的惆怅感受,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

诗歌鉴赏:

《晚岸》是一首典型的唐代五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夜江边的景象和行人的愁苦。首句“揭起青篷上岸头”,用“揭起”一词,给人以动感,仿佛是诗人刚刚到达岸边,带着些许期待与好奇。而接下来的“野花和雨冷修修”则迅速将气氛转向冷清,细雨与野花的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暗含了凄凉的情绪。

诗的第三句“春江一夜无波浪”,在春天的夜晚,江水平静,没有波浪,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感觉。最后一句“校得行人分外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行人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愁苦的心情愈加明显。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描写与细腻的情感交融,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揭起青篷上岸头:描写了诗人刚刚抵达岸边,充满了对新景的期待。
  2. 野花和雨冷修修:描绘了岸边的自然景象,突显了气候的寒冷与湿润,给予诗人一种不安的情绪。
  3. 春江一夜无波浪:暗示了夜晚的宁静,然而这种宁静又透出了一种孤独。
  4. 校得行人分外愁:通过对比,行人感受到的愁苦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意象的对比来增强情感。
  • 拟人:细雨和野花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行人在春江夜晚的孤独与惆怅,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篷:象征着旅途与流浪,隐喻人生的无常。
  • 野花: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韧性。
  • 春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行人:象征着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篷”指的是: A. 船上的篷布
    B. 伞
    C. 房屋的顶
    D. 车的篷布

  2. “春江一夜无波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宁静与孤独
    C. 快乐
    D. 激动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春夜江边的美景与情感。
  • 《夜泊牛头》:李白的作品,表现孤独与思乡。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晚岸》:两者都描绘了江边的夜景,但《春江花月夜》更加强调了月亮与花的美丽,而《晚岸》则突出了行人的孤独与愁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陵赠别诗送彦晦先生南归 谒海珠李忠简公祠 晚过清凉山 赠同舟从军林生 送舒从事还南海 见乡人程大 宜城谒黄叔度墓 闻蛩作 游龙泉岩望海山达濠一带 寓刘储升江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阮元瑜 卜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坚守不渝 荣槁 招标 义重恩深 三点水的字 璧带 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畅游 包含沿的词语有哪些 顺非而泽 坐井观天 长字旁的字 扬眉瞬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