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53:59
正月四日到张车偶成
暗行半日到张车,
石路崎岖趁水斜。
一窟山中成草市,
数株松下见梅花。
居民尽老他无事,
就土为生自有涯。
谁料如今同沸鼎,
不时飞马涨尘沙。
在正月的第四天,我暗自走了半天才到张车,
石头路崎岖不平,沿着水流向下走。
山中一处洞穴成了集市,
几棵松树下可以看到梅花。
这里的居民大多已年老,他们无所事事,
靠着土地为生,生活有限。
谁曾想如今竟然如同沸腾的鼎,
不时有飞马扬起尘沙。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诗作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风格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性思考。
本诗创作于正月期间,诗人游历至张车,观察了当地的生活境况,结合春节的氛围,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情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到达张车的旅程,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慨。开篇以“暗行半日”引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静谧的氛围。接着通过“石路崎岖趁水斜”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石路的崎岖与水流的倾斜暗示着生活的困难与不易。
“一窟山中成草市,数株松下见梅花”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农村的生机与宁静,草市的繁忙与松下梅花的优雅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乡村生活的简单和纯粹,梅花的意象又传达出一种坚韧的精神。
“居民尽老他无事,就土为生自有涯”反映了乡村的老龄化现象,居民的无所事事与土地为生的限制,使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无奈与困顿。而最后两句“谁料如今同沸鼎,不时飞马涨尘沙”则突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飞马扬起的尘沙象征着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形成了与前面宁静描写的强烈对比。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的热爱和对社会变迁的深思,既有对过往宁静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体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变迁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观察,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草市”指的是什么?
A. 农田
B. 集市
C. 草地
D. 住宅
诗人对居民生活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无奈
C. 忽视
D. 恶劣
“同沸鼎”中的“沸鼎”比喻了什么?
A. 宁静生活
B. 社会动荡
C. 农村景象
D. 诗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