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7:59
君马黄,我马赤。
君马紫丝缰,我马黄金勒。
两马驰骋长安陌,相逢宛若曾相识。
公子王孙天上客,玉鞭指点分南北。
善和坊里多青楼,不知今夜谁家笛。
你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红色的。
你的马佩戴紫色的缰绳,我的马则用黄金做的勒子。
两匹马在长安的街道上飞驰,碰面时仿佛似曾相识。
公子王孙仿佛是天上的客人,手中的玉鞭指点着南北方向。
善和坊里有很多青楼,不知道今夜哪一家的笛声在响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庸是明代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生活、风景和社会现象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君马黄》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长安的游历有关,诗中展现了长安作为繁华都市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生活状态。
《君马黄》通过两匹马的颜色和装饰,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和对方的身份差异,暗示出一种竞争与较量的情感。诗中的“长安陌”不仅是地理上的描绘,更是文化与身份的交汇点。两匹马的相遇,仿佛充满了命运的安排,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感到亲切。公子王孙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阶层差异,而“善和坊里多青楼”则让人联想到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喧嚣。整首诗通过对马的细致描绘和对长安繁华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君马黄,我马赤。
诗人开篇通过马的颜色对比,直接引入对话,展现出两者的不同。
君马紫丝缰,我马黄金勒。
接着进一步对比马具的奢华,暗示身份差异,突出对方的高贵。
两马驰骋长安陌,相逢宛若曾相识。
描写两匹马在长安街道上奔跑,相遇时的默契感,表现出一种亲切感。
公子王孙天上客,玉鞭指点分南北。
这里指出对方身份的高贵,暗示社会的分化。
善和坊里多青楼,不知今夜谁家笛。
结尾带出长安的繁华与夜生活,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思索。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马为引子,通过对比与描绘,反映了社会的繁华与个体的孤独,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命运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匹马分别是什么颜色?
A. 黄和白
B. 黄和赤
C. 赤和黑
D. 黑和白
“善和坊”指代什么?
A. 一种马具
B. 一种饮食
C. 长安的一处繁华地带
D. 一种节日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景观
B. 社会阶层与繁华背后的人生
C. 战争与和平
D. 友情与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徐庸的《君马黄》和李白的《将进酒》,可以发现两首诗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情感,但徐庸更注重身份的对比,而李白则突出豪情与饮酒的快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