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05:49
晴竹
作者: 徐庸 〔明代〕
白露团团楚天碧,
凤凰叫起扶桑日。
晴阳有影生竹枝,
枝上鹧鸪啼不得。
江云初定江风静,
江水无波若明镜。
照见灵妃一片心,
隔岸清歌有谁听。
翠华不来春杳杳,
泪痕积血愁中老。
锦瑟空弹五十弦,
九疑数点烟中小。
白露时节,天空湛蓝,
凤凰在扶桑树下鸣叫,唤醒日出。
阳光洒下,映照着竹枝,
竹枝上鹧鸪悲鸣却无法发声。
江面初定,江风轻柔,
江水如镜,波澜不惊。
映照着灵妃那一片心事,
对岸的清歌,谁又能倾听?
春天的翠华不再来,岁月渐渐无踪,
泪痕如血,愁苦中渐渐衰老。
锦瑟无声,五十根弦空弹,
九疑山上轻烟点点,如梦如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庸,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
创作背景
《晴竹》作于白露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晴竹》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诗作,徐庸以清新脱俗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的开头以“白露团团楚天碧”设定了一个清丽的自然背景,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象如同一幅画卷,吸引读者的目光。接着,诗人通过“凤凰叫起扶桑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清晨,凤凰的鸣叫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然而,随着诗情的深入,诗人却转向了对失落与愁苦的反思。“枝上鹧鸪啼不得”表达了内心无法言说的哀怨,竹枝上的鹧鸪不仅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接下来的江水宁静与灵妃的心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宁静的环境中潜藏着深沉的情感,令人感受到孤独与无奈。
最后,诗人以“锦瑟空弹五十弦”总结全诗,指向音乐的空虚与情感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的交替中,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世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白露”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鹧鸪”象征什么?
A. 幸福
B. 哀怨
C. 富贵
D. 希望
“锦瑟空弹五十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希望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