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2:27
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夜分溪馆渔灯,巷声乍寂西风定。
河桥径远,玉箫吹断,霜丝舞影。
薄絮秋云,澹蛾山色,宦情归兴。
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泛,宫沟上春流紧。
新句欲题还省。透香煤重牒误隐。
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
携手同归处,玉奴唤绿窗春近。
想骄骢又踏西湖,二十四番花信。
夜里在溪边的旅馆里,渔灯闪烁,巷子里的声音忽然寂静下来,西风轻轻吹拂。
远处的河桥蜿蜒,玉箫的声音断断续续,霜丝般的影子在舞动。
薄薄的秋云飘荡,淡淡的山色如画,官场的情感与归兴交织。
我害怕渡过烟雾缭绕的江面后,桃花再度绽放,宫沟的春水流淌得紧绷。
新写的句子还未能成型,香煤的浓烟误导了我隐秘的情思。
西园已经承载了我的情感,林亭里举杯畅饮,松泉荐来清茶。
携手回归的地方,玉奴唤我,绿窗前春天渐近。
我想骑着骄傲的骢马再去西湖,二十四番花信又在耳边回响。
作者介绍: 吴文英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细腻、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融入了个人生活的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送别之际,体现了词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夹杂着秋天的萧瑟与离别的伤感。吴文英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政治局势复杂,他在词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水龙吟》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吴文英的细腻情感与丰富的意象。词中开头描绘了夜间溪馆的宁静场景,渔灯闪烁、巷声乍寂,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这种氛围与即将离别的情绪交织,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不舍的情感。
接下来,词人通过“玉箫吹断,霜丝舞影”描绘了音乐与景色的交融,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意境。而“薄絮秋云,澹蛾山色”则进一步加强了秋天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为离别做铺垫。
“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泛”一句,表达了对未来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形成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冲突。最后的“携手同归处,玉奴唤绿窗春近”则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有离别的痛苦,但依然希望未来能够与友人再聚。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吴文英作为词人的深厚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离别前的景象与情感,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希冀,流露出词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泛”中的“桃花”象征什么?
词中的“玉箫”是一种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文英的《水龙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吴文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孤独感。这两首词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的表达与艺术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
这份内容涵盖了诗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水龙吟》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