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53:56
虫声树声各已变,吾知流年暗中换。
昼乌夜兔忙如箭,各光渐入芦花岸。
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
牡丹海棠如梦中,莲藕香散池馆空。
人生岁月去如水,燕去莺归一弹指。
星霜磨老道人心,满目世人纷如蚁。
感今慨昔令人愁,乃知宋玉非悲秋。
江山紫翠饯汉唐,风物不复追商周。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知何限。
古人怜今今怜古,夕阳影里云影乱。
此身飘飘如游尘,身体发肤皆他人。
尚余方寸管喜怒,不敢漏世天公嗔。
向时欢娱成冷落,谁与感慨怜萧索。
定知悲喜取取胜散因,世间果无扬州鹤。
所可悲者仇且孤,览镜自笑清而癯。
安能十事九如意,定数岂复人能逾。
秋风起兮秋水寒,秋心悲兮秋兴酸。
佳人一去不复还,顾影度此时光难。
此心寥寥秋夜月,孤光散入寒光阔。
夜深月落无人知,江上渔翁空网撒。
不堪举此向愁人,使人泣下肝肠裂。
何人为我调素琴,叠叠为我写孤襟。
庶令鬼神伴伊泣,山空树冷风萧森。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53:56
虫声树声各已变,吾知流年暗中换。
昼乌夜兔忙如箭,各光渐入芦花岸。
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
牡丹海棠如梦中,莲藕香散池馆空。
人生岁月去如水,燕去莺归一弹指。
星霜磨老道人心,满目世人纷如蚁。
感今慨昔令人愁,乃知宋玉非悲秋。
江山紫翠饯汉唐,风物不复追商周。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知何限。
古人怜今今怜古,夕阳影里云影乱。
此身飘飘如游尘,身体发肤皆他人。
尚余方寸管喜怒,不敢漏世天公嗔。
向时欢娱成冷落,谁与感慨怜萧索。
定知悲喜取取胜散因,世间果无扬州鹤。
所可悲者仇且孤,览镜自笑清而癯。
安能十事九如意,定数岂复人能逾。
秋风起兮秋水寒,秋心悲兮秋兴酸。
佳人一去不复还,顾影度此时光难。
此心寥寥秋夜月,孤光散入寒光阔。
夜深月落无人知,江上渔翁空网撒。
不堪举此向愁人,使人泣下肝肠裂。
何人为我调素琴,叠叠为我写孤襟。
庶令鬼神伴伊泣,山空树冷风萧森。
虫鸣与树声都已改变,我知道岁月在悄然流逝。
白天的乌鸦与夜里的兔子像箭一样忙碌,阳光渐渐洒在芦苇岸边。
芦花洁白,蓼花鲜红,鸿雁在芦苇丛中栖息。
牡丹与海棠如同梦境,莲藕的香气弥漫,池馆显得空荡荡的。
人生的岁月如水一样流逝,燕子飞走,黄莺归来,一弹指间。
星霜磨老了人的心,眼前的世人如同蚂蚁般纷扰。
感慨当今与往昔令人愁苦,才知道宋玉并非只是悲秋。
江山的紫翠曾经送别汉唐,风物再也无法追溯到商周。
古人已渐渐逝去不再回来,如今的人又能知晓何限?
古人怜惜今人,今人也怜惜古人,夕阳影里云影模糊不清。
我的身体飘浮如尘,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属于他人。
只剩下内心的一丝喜怒,不敢向世间透露天公的愤怒。
曾经的欢娱如今已成冷落,谁来和我一起感慨这萧索?
我知道悲喜都是因缘而生,世间果然没有扬州的鹤。
值得悲伤的是仇恨与孤独,照镜子时我只能自笑清瘦。
如何能事事如意,命运的安排岂能人所能超越。
秋风起时,秋水寒冷,内心悲伤,秋兴酸楚。
佳人一去不复返,回首影子时光难以度量。
此心在寥寥的秋夜月中,孤独的光散发到广阔的寒光里。
夜深月落无人知晓,江上的渔翁空手撒网。
无法举杯对愁苦的人,使人泪流满面、肝肠寸断。
谁能为我调琴,叠叠为我写下孤独的情怀。
只愿鬼神伴随我一起哭泣,山空树冷,风声萧瑟。
白玉蟾,字子华,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悲秋辞》作于秋季,正值白玉蟾个人生活经历的沉重时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悲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悲秋辞》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虫声树声各已变”,就以自然的变化引入了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在这首诗中,白玉蟾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深入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佳人一去不复还,顾影度此时光难”不仅表达了对失去之美的哀伤,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
全诗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对仗工整、意象丰富的特点,借用自然景色的变化,映射出内心的波动。诗人在对比古今,感叹人世无常时,流露出的情感深邃而真挚。最后一段“何人为我调素琴,叠叠为我写孤襟”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之感推向高潮,令人动容。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的哀思,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围绕“悲秋”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虫声树声”主要是指什么?
A. 春天的鸟鸣
B. 秋天的虫鸣与树叶声
C. 夏天的蝉鸣
D. 冬天的雪声
诗中“佳人一去不复还”的意思是?
A. 佳人离去
B. 佳人永远不会回来
C. 佳人很忙
D. 佳人已经归来
“此身飘飘如游尘”中“游尘”比喻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身体的轻盈
C. 心情的愉快
D.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