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6: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6:12:43
昔人把菊望青榼,
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
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
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
帽坠山风破一舟。
昔日的人们在青酒杯前欣赏菊花,
而如今我手握酒杯却没有黄菊相伴。
我在屋里催促着红色的鱼肚,
却不再弹奏墙头的白头乌鸦。
寿春城高高耸立,安稳地俯视淮水,
绿蒲荡漾,稀疏的帆影在黄昏起航。
我登高望远,却不想学习孟参军,
帽子被山风刮落,破坏了一只小舟。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律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重阳习俗与当前的无奈,表现出对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梅尧臣的《九日次寿州》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诗中开头便以“昔人把菊望青榼”引入,强调了古人重阳节饮酒赏菊的习俗。接着,诗人转向自身,手握酒杯却没有菊花,顿时带出一丝惆怅与孤独,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自催屋里红鳞脍”来描绘日常生活的琐碎,却又在此过程中与往昔的节日氛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失落的情感。最后几句描绘了寿春城的壮丽与清幽,展现出诗人登高望远的壮志,然而“帽坠山风破一舟”的意象则暗示着这种壮志未能实现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失落,细腻的情感流露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中孤独与失落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青榼”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杯
C. 一种船
“自催屋里红鳞脍”中的“红鳞脍”指的是?
A. 鱼肉
B. 菊花
C. 酒
诗人提到的“帽坠山风破一舟”寓意是什么?
A. 旅行愉快
B. 生活的无常与失落
C. 追求诗歌的理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