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邵武熙春台呈王子文使君》

时间: 2025-07-12 02:13:45

诗句

步到风烟上上头,恍如造物与同游。

千山表里重围过,一水中间自在流。

近郭楼台隔云见,邻峰钟磬出林幽。

风流太守诗无敌,有暇登临共唱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13:45

原文展示

题邵武熙春台呈王子文使君
作者: 戴复古

步到风烟上上头,恍如造物与同游。
千山表里重围过,一水中间自在流。
近郭楼台隔云见,邻峰钟磬出林幽。
风流太守诗无敌,有暇登临共唱酬。


白话文翻译

走到这风烟缭绕的高台上,仿佛与自然共同游历。
千山环绕重重叠叠,一条溪水在中间悠然流淌。
近郊的楼台在云雾中隐约可见,邻近的山峰传来钟声和磬声,格外幽静。
这位风流的太守,诗才无人能敌,有空闲时一同登高吟唱。


注释

  • 步到:走到。
  • 风烟:指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 造物:自然界的创造者,通常指上天或自然。
  • 千山表里:四周的山峦,外面和里面都被山环绕。
  • 自在流:自在地流淌,形容水流的轻松与悠然。
  • 近郭:靠近城郭。
  • 楼台:指古代的楼阁、台榭。
  • 钟磬:钟和磬,发出的声音显得清幽。
  • 风流:形容风雅、洒脱的气质。
  • 太守:地方官员。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到的典故较少,但“风流太守”常用于形容有才华的地方官员,显示其风雅与学识。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担任地方官,因而有了“风流”之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季明,号复古,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戴复古在邵武任职期间,可能是对当时政治、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


诗歌鉴赏

《题邵武熙春台呈王子文使君》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友情的诗作。诗的开头描写了诗人到达高台时的感受,风烟缭绕,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种意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显示了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山水,千山环绕,流水潺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此处的“千山表里重围过,一水中间自在流”,通过对比,突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自然,给人以宁静之感。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诗人提到“近郭楼台隔云见,邻峰钟磬出林幽”,以楼台、钟磬的意象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太守王子文的赞美,称其诗才无敌,希望能够与他一起吟唱,分享这份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和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到风烟上上头:走到高处,四周烟雾缭绕,给人以飘渺之感。
  2. 恍如造物与同游:仿佛与自然界的创造者共同游历,表达了诗人的心灵自由与陶醉。
  3. 千山表里重围过:描绘了四周山峦重重叠叠,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
  4. 一水中间自在流:水流潺潺,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5. 近郭楼台隔云见:近郊的楼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
  6. 邻峰钟磬出林幽:钟声和磬声从树林中传来,体现了幽静的环境。
  7. 风流太守诗无敌:王子文才华横溢,诗才出众。
  8. 有暇登临共唱酬:希望与他共同登高吟唱,分享乐趣,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心情相结合,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千山表里”与“自在流”,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情,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王子文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烟: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神秘,反映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 千山:代表壮丽的山川,体现大自然的雄伟。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 楼台:象征人文气息的存在,表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流太守”指的是谁?

    • A. 戴复古
    • B. 王子文
    • C. 近郭楼台
  2. 诗中“千山表里重围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湖泊
    • B. 森林
    • C. 山峦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伤感
    • B. 轻松愉悦
    • C.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但戴复古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 《文学与自然:古诗的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建德县梅山寺 送吴僧庆閒上人 垂虹中秋 元夕篇 夜雨读史有感 子绍分以双井以前韵为谢 答汝忠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二 杂诗十九首 其七 癸酉秋怀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檀公肉 念思 阶乘 黄字旁的字 使鹿鄂伦春 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兰心蕙性 癶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授人口实 包含乾的词语有哪些 鸿鳦满纸 到处碰壁 进贤退佞 淘潠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