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马公顺》

时间: 2025-04-27 15:49:23

诗句

芦沟南去路悠悠,十月花冰拍岸流。

翘首太行山上月,又从今夜照离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9:23

原文展示:

送马公顺

芦沟南去路悠悠,
十月花冰拍岸流。
翘首太行山上月,
又从今夜照离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芦沟出发,南行的漫长旅途,十月的寒风将冰花拍打在河岸上。诗人仰望着太行山上的明月,明月又一次在这个夜晚照耀着我的离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芦沟:指芦沟桥,位于北京西南,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
  • 悠悠:形容道路漫长,心情悠远。
  • 花冰:指在寒冷的十月,水面上结冰,像花一样的冰层。
  • 拍岸流:水流拍打岸边,形容水流的动态。
  • 翘首:抬头仰望。
  • 太行山:位于中国北方的一座大山,象征着坚韧与高远。
  • 离愁:离别的愁苦。

典故解析:

  • 太行山: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鲁山是明代的一位僧人和诗人,精通诗文,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常融入佛教哲理,关注人世间的离合悲欢。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送别友人马公顺之际,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送马公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首联“芦沟南去路悠悠”,描绘出漫长的旅途,仿佛在诉说着友人前路的艰辛和未知。十月的“花冰”与“拍岸流”,不仅展现出秋日的寒冷,也隐喻着离别带来的冷清与孤独。

中间两句“翘首太行山上月”,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明月象征着思念的寄托,仿佛在告诫友人:即使离开,明月依旧会照耀着彼此的心灵,维系着友谊与思念。最后一句“又从今夜照离愁”,将离愁的情感推向高潮,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自然的描绘映衬出人情的细腻,表达了浓厚的离别之情,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南行的漫长旅途,暗示了离别的不可避免。
  • 第二句:通过“花冰拍岸流”,展现了寒冷的季节与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波动。
  • 第三句:仰望太行山上的明月,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
  • 第四句:明月的光辉再一次照耀着离愁,传达出离别的痛苦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冰花比作自然的美景,增添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拍岸流”和“照离愁”,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拟人:月亮似乎能感知离愁,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路。
  • 花冰: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太行山:象征着理想与坚韧。
  • 明月:寄托着思念与情感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芦沟南去路悠悠”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离愁
    • C. 愤怒
  2. “翘首太行山上月”的“翘首”是什么意思?

    • A. 低头
    • B. 仰望
    • C. 侧目
  3.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物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 A. 太阳
    • B. 明月
    • C. 星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李叔同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释鲁山的《送马公顺》都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思,而释鲁山则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明代诗人传记》
  • 《古典诗词鉴赏全书》

相关查询

送郑老归襄阳 白燕 新水 观王生所藏王维画 春园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 古意 其二 登阁 春日溪上书怀(丙申岁) 调郑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暮 封雝 車字旁的字 包含骥的成语 清心省事 氏字旁的字 包含浔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哀穷悼屈 贞好 衣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寻事生非 哑羊僧 含养 蜜口剑腹 叙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