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3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33:08
迎春乐·五更枕上闻鸟声
作者: 黄之隽 〔清代〕
閒庭鸟梦花枝暝。
荫几扇窗纱静。
晓风吹觉朦胧影。
啼动了绵蛮性。
除是我愁边易醒。
料难唤春眠人听。
勒尔枝头再睡,
露重花梢冷。
在安静的庭院里,我梦见鸟儿在花枝上栖息,
窗纱透过几缕阴影,四周格外宁静。
晨风轻轻吹来,朦胧的影子让我醒来,
鸟儿的啼鸣激动了我柔弱的性情。
或许是因为愁苦让我容易惊醒,
想要唤醒沉睡中的春天,却难以传达给他人。
我只能在枝头再度入睡,
只可惜露水沉重,花梢也变得寒冷。
作者介绍:
黄之隽,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后为乾隆年间的文人,在诗歌上有较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多以描景抒情为主,语言清新,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助晨起时分的鸟鸣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对春天的渴望。作品透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寂。
《迎春乐·五更枕上闻鸟声》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静谧场景,表现出内心对于春天的渴望与愁苦。诗的开篇便以“闲庭鸟梦花枝暝”引入,带来一种梦幻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温馨的花园中,鸟儿在枝头欢歌。接着,诗人又以“晓风吹觉朦胧影”写出了晨风的轻拂,朦胧的影子映衬出他内心的忧伤与惆怅。
整首诗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与内心深处的孤独。尤其是“除是我愁边易醒”一句,表现了作者因愁苦而易于惊醒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以“露重花梢冷”作结,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寒意,暗示着虽然春天来临,但内心的寒冷依然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场景是哪个季节的?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容易惊醒?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