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54
《浪淘沙 舟过东郭废园》
作者: 吴本嵩 〔清代〕
一叶下晴川,正夕阳天。
西山拖雨断虹鲜。
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
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
繁华如箭忽离弦。
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
一片树叶轻轻飘落在晴朗的河流上,正值夕阳西下的时刻。
西山的雨云拖曳着,彩虹被切断,显得格外鲜艳。
若不是荷花亲自指点,谁人能知平泉的美好。
歌舞的盛况让我回忆起往年,难道我会羡慕那神仙的生活吗?
繁华如同箭矢,转瞬即逝。
那些残破的墙垣,能维持几日,终究会化为桑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神仙”,在中国文化中常指超凡脱俗的人物,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平泉”则常被用作指代美好而宁静的环境。
作者介绍:
吴本嵩,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自然风景和人生态度为主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吴本嵩晚年,通过描写舟行于废园的景象,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失落。
《浪淘沙 舟过东郭废园》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诗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刻,描绘了舟行于清川的景象,透过自然景观,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开篇“一叶下晴川”便勾勒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画面,树叶飘落,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着“西山拖雨断虹鲜”,进一步渲染了夕阳下的美丽与短暂。诗人以“不是荷花亲指点,谁说平泉”反问,意在揭示人们对美的认知往往是受限与主观的。
在“歌舞忆当年,肯羡神仙”中,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繁华,似乎在感叹人世间的繁华如同流星般短暂。在最后两句中,“乱甃残垣能几日,取次桑田”,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最终归于自然的无常。这首词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吴本嵩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夕阳”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开始
D. 自然的宁静
“繁华如箭忽离弦”中的“箭”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繁华的短暂
C. 人生的目标
D. 自然的变化
诗中提到的“荷花”代表了什么?
A. 友情
B. 美好与清纯
C. 繁华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临江仙》相比,吴本嵩的《浪淘沙》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两首诗都在自然景观中寄托了情感,但侧重点不同,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