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47
风雨打帘钩。惟怕登楼。青山断续半离愁。如此忙来忙不了,浩荡千秋。人海正沉浮。恰比沙鸥。饱看后浪逐前沤。事大如天休管也,满酌金瓯。
风雨敲打着窗帘,唯恐再去登楼远眺。青山时隐时现,带来一丝离愁。如此忙碌,却终究难以摆脱,纵然浩荡千秋岁月,人们在这汪洋人海中起伏沉浮。恰如同沙鸥,尽情欣赏后浪逐前浪的景象。事情如同天般浩大,不必去过于介怀,尽情地斟满金瓯,畅饮一番。
王韶生,近现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独特。他的诗歌常常将个人情感与广阔的社会历史相结合,展现出深沉的思考。
《浪淘沙·感事》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愈加深刻。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韶生的《浪淘沙·感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风雨打帘钩”引入,风雨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亦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接着“惟怕登楼”一句,透露出一种对外界的恐惧与无奈,似乎在担心高处的视野只会更加强化内心的孤独感。
“青山断续半离愁”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或过往情景的思念,青山的出现与消失如同人生的起伏,带来无尽的离愁。之后的“如此忙来忙不了,浩荡千秋”则是对生活繁忙的深刻反思,人们在时间的洪流中奋斗,却难以摆脱内心的困扰。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人海正沉浮”与“恰比沙鸥”的对比,展示了人在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沙鸥自由自在地飞翔,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洒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事大如天休管也,满酌金瓯”则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豁达,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诗人选择了放下和享受,尽情畅饮,展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全诗围绕着人生的无常与对生活的思考展开,表达了在历史洪流中个体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了放下烦恼、享受当下的重要性。
《浪淘沙·感事》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沙鸥”象征着什么?
“浩荡千秋”在诗中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