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6:10
调笑令 其三
秋蛩。秋蛩。一宵苦吟谁共。月明万里长空。只有怀人梦同。同梦。同梦。凉透罗衾独拥。
秋天的蟋蟀,秋天的蟋蟀,昨夜我苦吟着,谁能陪伴我?月光洒满万里长空,唯有在梦中与你相同的思念。同一个梦,同一个梦,只是在凉透的罗衾下我独自拥抱。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它承载着传统诗词常见的主题——孤独与思念。蟋蟀的鸣叫在古诗中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往往与离别、思念相联系。
俞樾(1821-1907),字葆光,号樾轩,晚号静庵,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以精湛的诗词和对古典文学的研究著称。他的诗风婉约而富有情感,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调笑令 其三》创作于清代,其背景是社会动荡以及个人情感的纠葛,使得诗人常常沉浸在孤独与思念的情境中,表达对逝去时光和离别之人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开头的“秋蛩”引入了秋天的意象,蟋蟀的鸣叫象征了孤独与思念,给人以清冷的感觉。诗人以“昨夜苦吟”开头,展现了他在漫漫长夜中无尽的思索与愁苦,似乎在向夜空诉说着自己的孤独与对爱人的思念。
接下来的“月明万里长空”,展现了宁静的夜空,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带来内心的平和,反而加深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诗人在梦中希望与爱人相聚,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渴望。而“凉透罗衾独拥”则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罗衾的凉意暗示了他在无人的夜晚,只有被子陪伴,孤独的状态让人心生怜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感叹,也有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孤独与思念,通过秋天的蟋蟀、明亮的月光以及凉透的被子,展现了诗人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简单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得以升华,给人以深思的余地。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什么?
诗人在夜里苦吟的情感是?
“凉透罗衾独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