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渔父词(亮公)》

时间: 2025-05-12 07:31:16

诗句

讲虎天华随玉尘。

波心月在那能取。

旁舍老僧偷指注。

回头觑。

虚空特地能言语。

归对学徒重自诉。

从前见解都欺汝。

隔岸有山横暮雨。

翻然去。

千岩万壑无寻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1:16

原文展示:

渔父词(亮公)
作者: 惠洪 〔宋代〕

讲虎天华随玉尘。
波心月在那能取。
旁舍老僧偷指注。
回头觑。
虚空特地能言语。
归对学徒重自诉。
从前见解都欺汝。
隔岸有山横暮雨。
翻然去。
千岩万壑无寻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父在空旷的水面上,月亮映照着波心,仿佛是玉尘一般的美丽。旁边的老僧偶尔指点着什么,似乎在传授某种智慧。我回过头去细细观察,发现虚空中似乎有说话的声音。我回到岸边,向我的学徒倾诉,以前的见解都是在欺骗你。隔岸的山上正下着暮雨,我心中一动,随即离去,千山万壑之间再无寻觅的踪迹。

注释:

  • 虎天华:这里可能指的是天上的云彩,形容如虎般雄壮的天空。
  • 玉尘:形容月光如同玉石上的尘埃,清澈而美丽。
  • 波心月在那能取:波心中的月亮是无法捕捉到的,表现了某种难以实现的渴望。
  • 旁舍老僧:指旁边的老和尚,可能象征着智慧的引导。
  • 虚空特地能言语:虚空中似乎有着一种能够传达的声音,暗示着某种哲理或启示。
  • 千岩万壑无寻处:意指在广袤的山河中,已无处可寻,未来的方向变得模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洪(1090年-1155年),字宗道,号放翁,宋代诗人、思想家,尤以其禅宗思想和诗歌作品而闻名。他的诗风多样,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人生态度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惠洪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他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渔父词(亮公)》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渔父这一形象,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全诗开篇即以“讲虎天华随玉尘”引入,描绘了一个辽阔而美丽的自然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觉。接下来的诗句“波心月在那能取”,则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无法触及的遗憾。

诗中出现的老僧形象,似乎在传授一种智慧,暗示着内心的启迪与顿悟。“虚空特地能言语”这一句,表现了惠洪对空灵与真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虚空中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深度。

最后几句“隔岸有山横暮雨,翻然去。千岩万壑无寻处”,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似乎在告诫人们,世事无常,真理难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惠洪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自然结合,形成了诗中深邃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讲虎天华随玉尘:描绘了壮丽的天空与闪烁的月光,暗含对自然的赞美。
  2. 波心月在那能取:月亮如同美好的理想,虽在心中却无法真正得到。
  3. 旁舍老僧偷指注:老僧可能象征着智慧的引导者,暗示求知的必要性。
  4. 回头觑:转身去看,暗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5. 虚空特地能言语:在空灵的状态中,似乎有声音传达深意,引发思考。
  6. 归对学徒重自诉:与学徒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与想法。
  7. 从前见解都欺汝:反思过去的认识,觉得曾经的洞见是片面的。
  8. 隔岸有山横暮雨:描绘自然景观,可能象征着现实的困扰。
  9. 翻然去:决然离开,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与追求自由。
  10. 千岩万壑无寻处: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无所适从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玉尘,形象而生动。
  • 拟人:虚空被赋予了言语的能力,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如“千岩万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内心的探索,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惠洪作为一位哲学诗人的深邃思考。

意象分析:

  • 虎天华: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辽阔,展现了诗人对壮丽自然的敬仰。
  • 玉尘: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事物,暗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 老僧:智慧的象征,代表着对真理的追求。
  • 虚空:象征着内心的空灵与思考的深邃。
  • 千岩万壑:象征着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复杂,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讲虎天华随玉尘”中的“玉尘”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星星
    C. 云彩
    D. 水波

  2. 诗中所提到的“老僧”象征着什么? A. 知识的传承
    B. 生活的艰辛
    C. 自然的力量
    D. 个人的回忆

  3. “千岩万壑无寻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人生的迷茫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A. 月光
  2. A. 知识的传承
  3. B. 对人生的迷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比较惠洪的《渔父词》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惠洪更强调内心的哲理与探索,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乡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寄碧梧姊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甲子元日立春口占书红,次世父韵 浣溪沙 其一 为人题并蒂白莲画册 浣溪沙 其七 浣溪沙十首 其三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包含麈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四时之气 包含踵的词语有哪些 柔和 角立杰出 牵筋缩脉 渺然一身 执柄 眼想心思 犹父 对消 昌逸 音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