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6: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6:55:22
仗剑天下游,延津不可渡。不平事尚多,莫便化龙去。
手持宝剑游历天下,延津河流却无法渡过。不平之事尚且很多,切莫轻言化身为龙远去。
作者介绍: 罗泽南,清代诗人,以行侠仗义和关心民生著称。其作品常有激昂之气,表达对社会的不平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以及对侠义精神的向往。
这首《古剑》以“仗剑”开篇,立刻引发读者对侠客形象的联想。诗人以剑象征正义与力量,意在游历天下,行侠仗义,表现了一种无畏无惧的精神。接着提到“延津不可渡”,则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露无遗,意指正义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途中会遭遇种种阻碍。诗人在此表达自己对现状的不满,感叹不平之事依然很多,呼吁世人要保持对社会不公的敏感性,而不是轻易地逃避。
全诗情感真挚,充满豪情,既有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又有对现实无奈的深刻体悟。诗人透过剑与河流的对比,描绘出一种悲壮的心境,传达出一种侠士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与对理想的坚持,展现了侠士精神的崇高与现实的残酷。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延津”指的是:
诗人对待社会不公的态度是:
“仗剑天下游”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侠客行》相比,《古剑》同样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追求,但《古剑》更加强调了现实的无奈与对不平之事的关注,而《侠客行》则更为理想化,展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