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2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29:42
尚书红杏,念隃麋醉染,双鬟争羡。宣武门东开邸第,疏柳两行葱茜。女乐生徒,碡簪珠履,夜夜张灯宴。鹦哥能说,雕梁又来双燕。追忆报法霜严,青蒲白简,岳耸延英殿。帝曰皋陶惟汝弼,草绿园扉都遍。萧相功高,于公门大早,筑沙堤换。回头笑问,梅华赋是公擅。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华美的场景:红杏花盛开,醉人的酒香弥漫,两个美丽的女子在争相打扮。宣武门东边的府邸前,疏朗的柳树映衬着生机勃勃的景象。歌舞升平的夜晚,灯火辉煌,鹦鹉在一旁说话,双燕在雕花的梁间飞舞。回忆起干霜的严寒,青色的蒲草和白色的竹简显得格外清晰,岳峦高耸入云,延英殿内的气氛更加庄重。皇帝称赞皋陶的辅佐,绿草如茵的园子门口生机盎然。萧相公功勋卓著,在公门前的大早晨,筑起了沙堤。回头笑着询问,梅华的赋诗技艺是公所擅长的。
徐釚,清代诗人,生于富裕家庭,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美好与人情的温暖,常融入自然景物,富有文采。
《百字令》是在庆祝大司寇宋公寿辰之际所作,表达对其的祝福与敬仰,同时融合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与文化氛围,展现出富丽堂皇的生活场景。
《百字令 寿大司寇宋公》是徐釚的一首华美词作,整首词围绕着对寿星宋公的祝福而展开,表现出深厚的情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词中通过红杏、醉酒等意象,营造出春日的生机与欢愉,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们的欢乐。接着,通过描述“宣武门东开邸第”,展现出辉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词中提到的“女乐生徒”,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的重视,歌舞升平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此外,鹦哥能说、雕梁双燕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也暗含了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向往。整首词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词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皋陶与萧相的引述,提升了整体的文化内涵,使得祝寿的场面更显庄重,既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敬仰。整首词不仅是一曲祝寿的华章,更是对生活美好愿景的追求与赞美。
尚书红杏,念隃麋醉染,双鬟争羡。
宣武门东开邸第,疏柳两行葱茜。
女乐生徒,碡簪珠履,夜夜张灯宴。
鹦哥能说,雕梁又来双燕。
追忆报法霜严,青蒲白简,岳耸延英殿。
帝曰皋陶惟汝弼,草绿园扉都遍。
萧相功高,于公门大早,筑沙堤换。
回头笑问,梅华赋是公擅。
整首诗词通过对美好场景的描绘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表现出清代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词主要是为了什么场合而作?
“鹦哥能说”中的鹦哥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皋陶”是什么象征?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