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22
百字令 其四
朽月苦雨,空负登高,展期十九,补作重阳
黤霪骑月,闷恹恹使我,乱愁无际。佳节重阳愁里过,消领枯禅滋味。
栖雀惊寒,旅鸿送响,终夜不成寐。祷晴应准,卜期再补秋禊。
补禊虽已歉迟,笑歌随意,也当西原会。簪菊佩萸仍故事,重整者番游屐。
厨近壶飧,友联园绮,一醉情应慰。凭高念远,文通恨赋休寄。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重阳佳节的怀念与无奈,因天气阴霾和雨水纷飞,无法如愿登高赏景。虽然在重阳节这一天感到愁苦,但却也只能在无尽的愁绪中度过。诗人希望能够祈求晴天,再次安排秋日的游玩。虽然补过的节日显得有些迟到,但仍然可以随意欢笑唱歌,期待与友人相聚。诗中提到的簪菊佩萸则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尽管时光流逝,依旧希望能重温旧游的情景。最后,诗人凭高远望,感慨万千,却又因无法寄托情感而感到惋惜。
作者介绍:张慎仪,清代诗人,生于1641年,卒年不详。张慎仪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冬之际,天气多变,诗人因天气原因未能如愿登高,内心充满了对节日的失落与愁苦。
这首《百字令 其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忧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即以“朽月苦雨”描绘出阴沉的天气,瞬间渲染了诗人的失落心情。接着,诗人通过“佳节重阳愁里过”表达了对节日的期待与现实的冲突,重阳本是欢乐的日子,却因天气的恶劣而显得无趣。诗中对时间的感悟尤为深刻,诗人希望能够“祷晴应准”,期盼未来能有更好的相聚时光。
诗的中段提到“栖雀惊寒,旅鸿送响”,通过描绘秋天的鸟类迁徙,传达出一种孤独感,仿佛与自然的变化形成了某种呼应。最终,尽管“补禊虽已歉迟”,诗人仍然选择了欢笑与友人相聚,这种积极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整首词不仅在情感上充满了对重阳的追忆,也在意象上丰富多彩,体现了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节日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诗人提到的花是什么?
“黤霪骑月”中的“黤霪”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秋禊”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