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6: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54:50
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 其二
作者: 史浩
朔风吹雪障江梅,
不著诗攻不解开。
正恐与花无半面,
胡然有意及三杯。
清凉怕逐炎炎去,
澹泊曾参的的来。
祇向茅檐露消息,
华堂虚费管弦催。
北风吹来雪花,遮挡了江边的梅花;
作诗难以表达,心意也难以打开。
我正怕与花无缘,仅有一面之缘,
偏偏心里却有情,仿佛在酒杯中。
清凉的心情怕被热烈的气氛所驱散,
淡泊的心境如同曾参那样悠然自得。
只愿在茅檐下听露水的消息,
华丽的堂前虚耗了乐声的催促。
作者介绍:史浩,字君毅,号澹斋,宋代诗人,擅长诗歌与词作,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与启发。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梅花表达对清高情怀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与思考。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与孤独。诗的开头以“朔风吹雪”展现了梅花在寒冷中傲然绽放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严酷与梅花的坚韧。
接下来的“正恐与花无半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渴望,似乎在担心与梅花的情感无法相互交融,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饮酒的意象“胡然有意及三杯”,则是对美好情感的寄托,似乎是在寻求借酒浇愁的安慰。
“清凉怕逐炎炎去”一句,传达出诗人对内心清凉的珍视,恐惧被外界的热情所侵扰,展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而“澹泊曾参的的来”则是对淡泊生活的向往,曾参象征着清白与宁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生。
最后两句“祇向茅檐露消息,华堂虚费管弦催”,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无奈与失落,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的独特个性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情怀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繁华与宁静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朔风”指的是哪种风?
“清凉怕逐炎炎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华堂虚费管弦催”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史浩的《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 其二》与王安石的《梅花》均以梅花为主题,但史浩的诗更侧重内心情感的描写,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两者都通过梅花表达了对理想与清高生活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