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5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0:00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
范成大 〔宋代〕
雁荡之山天下无,
奔岸绝壑不可图。
地灵境秀有人物,新安府丞今第一。
纷纶草木变暄寒,
竹节松心故凛然。
穷山薄宦我无恨,
识公大胜荆州韩。
梅风涨溪绿如酒,
晓插樯乌上南斗。
只今广厦论唐虞,
斟酌正须医国手。
秀眉津津双颊丹,
想看鸣佩翔九关。
诸公倘欲持公议,
莫遣此贤思故山。
这首诗表达了对林彦强的赞美和对山水的感慨。雁荡山的美景无人能比,险峻的悬崖和溪流极难描绘。新安的县丞林彦强才华出众,是人杰地灵之地的代表。春夏秋冬的景色变化万千,而竹子和松树依旧傲然挺立。虽然身处偏远的山区,我并不怨恨,反而觉得自己识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谛。梅花的春风带起了溪水的绿色,清晨时分,帆船在南斗星下扬帆而起。如今人们在高楼大厦中论古代的君主,实际上需要的是能治国安邦的人才。林彦强的眉宇间透着聪慧,脸上带着红润,想看他如同飞翔的佩玉般翱翔在九关之上。如果诸位大人想要讨论政事,请不要忘记这位贤良之士的故乡。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石湖,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诗人、词人,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是范成大在送别好友林彦强归朝时所作,诗中不仅赞美了林彦强的才华,还表现了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反映了南宋时期官场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林彦强的赞赏与惋惜。开篇以雁荡山的雄伟作为引子,立即将读者带入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中,营造出一种气吞山河的豪情。接着,诗人将新安府丞林彦强与这片美丽的土地紧密结合,强调了地灵人杰的主题。
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观,如“梅风涨溪绿如酒”,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穷山薄宦我无恨”则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淡然态度,暗示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林彦强的深切期望,希望他能在朝中施展才华,成为治国安邦之才。这种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正是诗歌情感的升华,反映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整首诗围绕对林彦强的赞美与期望展开,表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呼唤真正的人才为国服务。
诗中提到的山叫什么名字?
诗人对林彦强的评价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穷山薄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与同样描绘自然的诗作《江雪》相比,范成大的《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更注重于人文情感及对朋友的祝福;而《春江花月夜》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