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16
和原甫封月招江梅不至
作者:韩维 〔宋代〕
尘事无时已,归休虑暂空。
超飖广庭步,萧散葛衣风。
默与清樽对,心期静者同。
独怜新月色,百过达幽丛。
这首诗的意思是:世俗的烦恼没有固定的时间,全都已顺其自然,回归宁静的心态暂时放下思虑。我在广阔的庭院中闲步,感受到清风拂面,衣袂飘飘。默默地与清酒相对,心中期望能与志趣相投的人共同品味。独自怜惜新月的光辉,想要穿越百般障碍,来到幽静的丛林中。
“葛衣”常见于隐士生活的描写,表示一种朴素和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葛衣的提及,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韩维,字子明,号志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归隐生活之际,心境宁静,借景抒怀,反映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开篇以“尘事无时已”引入,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释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着“超飖广庭步,萧散葛衣风”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诗人在广阔庭院中漫步,感受着自然的气息,衣袂随风飘扬,体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在“默与清樽对,心期静者同”中,诗人与清酒相对,心中期盼与志趣相投者共品美酒,这种情感的共鸣显得格外珍贵。最后一联“独怜新月色,百过达幽丛”以月亮的清辉作为结尾,展现了诗人对幽静自然的独特眷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超脱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给读者带来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传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葛衣”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新月色”的情感态度是?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韩维的诗与白居易的《夜泊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韩维更加清新脱俗,而白居易则更具生活的细腻感。两者在意象上都有对月亮的描绘,但韩维更强调心灵的超脱,白居易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