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2:57
和寿中丞伤猿
作者: 李洞 〔唐代〕
遗挂朱栏锁半寻,
清声难买恨黄金。
悬崖接果今何在,
浅井窥星影已沉。
归宅叶铺曾睡石,
入朝灯照旧啼林。
小山罢绕随湘客,
高树休升对岳禽。
天竺省怜伤倍切,
亲知宽和思难任。
相门恩重无由报,
竟托仙郎日夜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提到的“朱栏”和“清声”象征着美好的往昔,但由于时间流逝而难以再现。“悬崖接果”表达了对失去的渴望,而“浅井窥星”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心境。后几句描绘了归家的情景,尽管一切都显得熟悉,但内心的惆怅却无处不在。最后,诗人感慨对恩情的无以回报,唯有寄情于诗歌,化为日夜吟唱。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洞的晚年,正值他遭遇生活困境和个人情感波折之时。诗中对猿的伤感,反映了他内心对失去的深切怀念。
《和寿中丞伤猿》这首诗通过对猿的伤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过往的追忆。诗的开头提到“朱栏”,这个意象不仅是对美好记忆的象征,同时也预示着这些记忆已被锁住,难以再现。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逐渐引出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尤其是“浅井窥星影已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悟。
在情感上,这首诗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无奈。诗人以“日夜吟”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寄托与追寻,揭示出一种在失落中仍然坚持创作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李洞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失去与怀念的深切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失落,以及对人际情感的复杂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朱栏”象征什么?
A. 美好的记忆
B. 现实的困境
C. 自然的景象
D. 未来的希望
诗人用“浅井窥星影”来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恩情的感激与无奈,这种情感是:
A. 快乐
B. 愤怒
C. 伤感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洞与杜甫在写作风格上有所不同,李洞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通过不同的意象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