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寿中丞伤猿》

时间: 2025-04-27 08:52:57

诗句

遗挂朱栏锁半寻,清声难买恨黄金。

悬崖接果今何在,

浅井窥星影已沉。

归宅叶铺曾睡石,入朝灯照旧啼林。

小山罢绕随湘客,高树休升对岳禽。

天竺省怜伤倍切,

亲知宽和思难任。

相门恩重无由报,竟托仙郎日夜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2:57

原文展示:

和寿中丞伤猿
作者: 李洞 〔唐代〕

遗挂朱栏锁半寻,
清声难买恨黄金。
悬崖接果今何在,
浅井窥星影已沉。
归宅叶铺曾睡石,
入朝灯照旧啼林。
小山罢绕随湘客,
高树休升对岳禽。
天竺省怜伤倍切,
亲知宽和思难任。
相门恩重无由报,
竟托仙郎日夜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提到的“朱栏”和“清声”象征着美好的往昔,但由于时间流逝而难以再现。“悬崖接果”表达了对失去的渴望,而“浅井窥星”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心境。后几句描绘了归家的情景,尽管一切都显得熟悉,但内心的惆怅却无处不在。最后,诗人感慨对恩情的无以回报,唯有寄情于诗歌,化为日夜吟唱。

注释:

  • 朱栏:红色栏杆,象征着美好的记忆。
  • 清声:指猿声清脆,暗示对过往的情感。
  • 悬崖接果:比喻难以获得的理想或事物。
  • 浅井:象征狭隘的视野,表达孤独的心情。
  • 叶铺曾睡石:回忆过往安宁的时光。
  • 入朝:指清晨时分,象征新的开始。
  • 岳禽:指高山的鸟类,象征自由与高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洞的晚年,正值他遭遇生活困境和个人情感波折之时。诗中对猿的伤感,反映了他内心对失去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和寿中丞伤猿》这首诗通过对猿的伤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过往的追忆。诗的开头提到“朱栏”,这个意象不仅是对美好记忆的象征,同时也预示着这些记忆已被锁住,难以再现。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逐渐引出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尤其是“浅井窥星影已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悟。

在情感上,这首诗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无奈。诗人以“日夜吟”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寄托与追寻,揭示出一种在失落中仍然坚持创作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李洞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遗挂朱栏锁半寻:记忆如同红色栏杆般被锁住,难以寻觅。
  • 清声难买恨黄金:清脆的猿声虽美好,却无法用黄金来换取,暗示理想难以实现。
  • 悬崖接果今何在:悬崖的果实何在,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失落。
  • 浅井窥星影已沉:在浅井中看星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 归宅叶铺曾睡石:回家时,树叶铺满了曾经安睡的石头,怀念过去的宁静。
  • 入朝灯照旧啼林:早晨的灯光照亮了昔日啼鸣的林子,暗示着一切依旧,但内心却已不同。
  • 小山罢绕随湘客:小山不再绕行,跟随的是湘水的旅客,象征着人生的流逝。
  • 高树休升对岳禽:高树不再向上生长,与高山的鸟类对望,传达一种停滞感。
  • 天竺省怜伤倍切:天竺寺的悲伤更加深切,表达了对痛苦的深刻理解。
  • 亲知宽和思难任:亲人之间的宽和理解,但内心的思念却难以承受。
  • 相门恩重无由报:对恩情的感激却无从回报,表现出无奈与感伤。
  • 竟托仙郎日夜吟:最终将情感寄托在诗歌中,化作日夜吟唱,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记忆比作锁住的栏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过去的难以再现。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与人类情感相连,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在句式上运用对称,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失去与怀念的深切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失落,以及对人际情感的复杂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栏:象征美好的记忆与过去的时光。
  • 清声:代表着自然美,传达出一种难以获得的美好。
  • 悬崖:象征着理想的高远与难以抵达。
  • 浅井:暗示生活的局限与孤独。
  • 高树:象征着人生的高峰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栏”象征什么? A. 美好的记忆
    B. 现实的困境
    C. 自然的景象
    D. 未来的希望

  2. 诗人用“浅井窥星影”来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过往的怀念

  3.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恩情的感激与无奈,这种情感是: A. 快乐
    B. 愤怒
    C. 伤感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和生活的忧虑与思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思索。

诗词对比: 李洞与杜甫在写作风格上有所不同,李洞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通过不同的意象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多位唐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唐代诗人研究》:对唐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进行深入分析的书籍。
  • 《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解读与分析的专业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季高送酒 书怀示友十首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江南春·雨后江上绿 法驾导引 侯处士女挽词 均阳官舍有安榴数株着花绝稀更增妍丽 茅屋 研铭 细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幔屋 羽换宫移 包含帔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襦袖 目开头的成语 磨牙凿齿 走字旁的字 据乱世 寻根问底 通风报信 不敢告劳 朗咏 瓦结尾的成语 一体知悉 攴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包含愣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