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9:15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古老的谚语说,船只在胥口(船的出入口)即使没有风也能自行行驶。
云彩飘来时,山间的景色显得更湿润;鱼儿在水中游动,才知道水是多么清澈。
乌石关是谁开凿的呢?桐君庐又有几根梁柱?
襄阳这地方老一辈的人少了,谁来续写这地方的历史和传承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童佩,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时刻,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溪行二首 其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引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也暗含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里的“鱼见水知清”更是引发人们对清澈水源的珍视,暗示着对纯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则引出历史的沉重感,乌石关象征着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而桐君庐的几根梁柱则让人思考古代文明的传承与保护。最后一联“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正是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通过谚语引入,强调自然力量的普遍性,暗示人生的顺应与变化。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通过云、山、鱼的描写,体现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感知。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提问式的表达,引发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象征着人类智慧与工艺的遗留。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感叹社会变迁与历史传承的困境,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忧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表现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船胥口”指的是哪里?
A. 船的出入口
B. 河流的尽头
C. 湖泊的中心
D. 海洋的边缘
“云来山觉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大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乌石关”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类的智慧与劳动
C. 生命的脆弱
D. 文化的消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