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3:57
夜渡湘水
作者: 童佩 〔明代〕
若为乘夜渡,贪涉此山川。
水自三湘合,云知七泽连。
蛩声暗秋色,雁语杂寒烟。
莫问黄陵庙,门前断客船。
如果是为了在夜间渡水,贪恋于这山川风景。
水流自三湘汇聚,云彩知晓七泽连接。
蟋蟀声在秋色中幽暗,雁鸣与寒烟交织。
不要问黄陵庙,门前已经断了客船。
作者介绍:童佩,明代诗人,出身于湖南,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才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夜间渡湘水时,诗人受到周围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生旅途的思考。
《夜渡湘水》是明代诗人童佩的一首经典之作,展现了诗人在夜晚渡湘水时的感受与思考。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夜渡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的“若为乘夜渡”引导读者进入夜晚的氛围,诗人在此情境中尽情享受山水的美丽,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贪恋与沉醉。
接下来,“水自三湘合,云知七泽连”,诗人通过对水流汇聚和云彩相连的描写,展示了湘水的壮阔与浩瀚,暗示着自然的神秘与无尽。而“蛩声暗秋色,雁语杂寒烟”则通过声音的描写,传达出秋天的宁静与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一句“莫问黄陵庙,门前断客船”则是对人生的思考,黄陵庙象征着历史与文化,而断客船则暗示着人生的旅途已然中断,留给人深深的惆怅与思索。这首诗在情景交融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一种沉静而又富有哲理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湘”指的是哪几个江河?
“莫问黄陵庙”中“黄陵庙”象征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童佩的《夜渡湘水》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哲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两首诗均以夜景为背景,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