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公莫舞歌》

时间: 2025-07-27 23:32:45

诗句

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

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

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鞘栏前起。

材官小尘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

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2:45

诗词名称: 公莫舞歌

作者: 李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鞘栏前起。材官小尘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白话文翻译

《公莫舞歌》描绘了项伯在宴会上为刘邦助威的场景。宴会上,壮士们气宇轩昂,因此没有再写乐府诗的引子。李贺重作此歌,以表达对壮士的赞美。方形的花园中,古老的柱子排列如九根楹柱,鲜血淋漓的豹皮盛在银罂中。华丽的筵席上没有竹乐器,长刀直立,割断了乐声。横梁上粗糙的锦缎上绣着红色的纬线,阳光炙烤着锦缎,王未醉酒。腰间宝玦的光辉闪烁,项庄在栏前挥舞着剑。小尘官请不要舞蹈,座上的真人如赤龙子。芒砀山云端环绕,咸阳的王气清澈如水。铁枢和铁楗重重地束住关口,大旗五丈高,撞击着双环。今天汉王需要秦印,绝不能让臣子肆意妄为。


注释

  • 公莫舞歌:指的是不应再舞蹈的歌,暗指宴会上的气氛。
  • 项伯:指项羽的叔叔,历史上对刘邦的支持者。
  • 灼灼:形容光彩夺目,指壮士气势逼人。
  • 银罂:盛装珍贵物品的容器。
  • 宝玦:一种古代佩玉,象征尊贵。
  • 赤龙子:传说中的神龙,象征着勇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奇特的想象和鲜明的个性而闻名。李贺在诗歌创作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常常用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人生的各种境遇。

创作背景
《公莫舞歌》创作于唐代,正值王朝的鼎盛时期,李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雄壮气氛和英雄情怀。


诗歌鉴赏

《公莫舞歌》是一首充满英雄气概的诗,李贺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壮士们的豪情与气度。诗中通过对项伯和刘邦的历史情境的再现,表达了对忠诚与英勇的赞美。诗的开头便点明了主题,直接引入了历史人物,使得整首诗具有浓厚的历史感。

诗中丰富的意象如“方花古础”、“刺豹淋血”等,生动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壮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外,李贺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烈。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壮士的气魄,更深入探讨了忠诚与权力的关系。汉王需要秦印,暗指权力的象征,而“绝膑刳肠臣不论”则透露出对臣子忠贞的期望与痛惜。通过历史的叙述,李贺传递出对英雄精神的敬重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指的是不应再舞蹈的歌,专门歌颂项伯对刘邦的支持。
  2. 会中壮士,灼灼于人:宴会中的壮士们气宇轩昂,令人印象深刻。
  3. 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因此不再写乐府诗的引子,强调他们的气势。
  4. 方花古础排九楹:描述了宴会场景的华美。
  5. 刺豹淋血盛银罂:用鲜艳的颜色与血液强化宴会的豪华。
  6. 华筵鼓吹无桐竹:华丽的筵席上没有传统的乐器,形成对比。
  7. 长刀直立割鸣筝:长刀象征着勇气与力量。
  8. 横楣粗锦生红纬:描写场景中的细节,增强视觉感受。
  9. 日炙锦嫣王未醉:阳光照耀下的锦缎,象征着光辉与未沉醉的王者。
  10. 腰下三看宝玦光:宝玦的光辉闪烁,象征着尊贵与荣耀。
  11. 项庄掉鞘栏前起:项庄准备舞剑,表现出勇士的气魄。
  12. 材官小尘公莫舞:小尘官请求不要继续舞蹈,暗示对情况的关注。
  13. 座上真人赤龙子:座上有如赤龙子般的英雄,增强了气氛。
  14. 芒砀云端抱天回:壮美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英雄的伟大。
  15. 咸阳王气清如水:咸阳的王气清澈,强化了历史的背景。
  16. 铁枢铁楗重束关:铁的枢纽象征着稳固的权力与地位。
  17. 大旗五丈撞双环:大旗象征着气势,双环则指代团结与力量。
  18. 汉王今日须秦印:汉王需要秦印,象征着权力的象征。
  19. 绝膑刳肠臣不论:对忠诚臣子的期望,暗示对历史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通过生动的比喻,使诗中人物与场景更加立体。
  • 对仗:在句式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 意象丰富:通过多种意象的运用,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与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赏与对历史命运的思考。李贺通过历史人物的情境,探讨了忠诚与权力的关系,表现出对英雄精神的敬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壮士:象征勇敢与忠诚。
  2. 豹皮:象征力量与豪华。
  3. 宝玦:象征尊贵与荣耀。
  4. 赤龙子:象征英雄与非凡。
  5. 铁枢与大旗:象征权力与团结。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承载了对历史、忠诚、权力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每个意象都在诗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增强了整体的表现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公莫舞歌》主要描写了哪个历史人物?

    • A. 刘邦
    • B. 项伯
    • C. 朱元璋
    • D. 曹操
  2. 诗中提到的“宝玦”象征什么?

    • A. 卑微
    • B. 尊贵
    • C. 战争
    • D. 财富
  3. “绝膑刳肠臣不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忠诚的臣子不被重视
    • B. 君主对臣子的期望
    • C. 反映了权力的斗争
    • D. 忠臣被抛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
  • 《赤壁赋》(苏轼)

诗词对比

  • 李贺与李白的作品:李贺的《公莫舞歌》的英雄气概与李白的《将进酒》的豪情壮志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注重历史人物的描绘,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情感与生命体验。

解读
李贺的作品多是对历史的回望与思考,充满了对壮士精神的歌颂,而李白则更关注于个人的情感抒发与对自由的向往,这两种风格都在唐代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李贺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李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杂诗 和答张仲谟泛舟之诗 观音赞 和刘景文 次韵舍弟题牛氏园二首 竹枝词二首 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 次韵杜仲观二绝 其二 从张仲谋乞蜡梅 松下渊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字旁的字 受材 拳拳之枕 巾字旁的字 无缚鸡之力 尢字旁的字 包含吟的成语 头足异所 耽误 悲哀 澡堂 菰蒲 舟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包含榱的词语有哪些 拈花摘叶 人心叵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