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箜篌引》

时间: 2025-05-22 09:09:18

诗句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

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

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噫呦,意说被他边将仇。

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

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

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飀,仆本东山为国忧。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

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

使臣书之得已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09:18

诗词名称: 箜篌引

作者: 王昌龄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
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
将军铁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
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噫呦,意说被他边将仇。
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
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
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飀,仆本东山为国忧。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
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
使臣书之得已不?


白话文翻译:

在卢溪郡南面夜泊的船上,夜里听到两岸羌戎的歌声。那时月黑得很,猿猴啾啾叫着,微雨沾湿衣裳令人愁苦。有个迁客登高楼,不说话也无法入眠,弹奏着箜篌。箜篌的曲调如蓟门的桑叶一般秋意浓,风沙呼啸在青冢之上。将军在战场上流着汗血,深入匈奴的战斗从未停止。黄旗一抹,军队收复,乱杀胡人堆积如丘。疾病缠身驱使他来到边州,仍旧披着北漠的羔羊衣。面色苍白,掩面羞愧,泪水滴落深邃的眼眶。思乡的心情使他想念牦牛肉,欲言又止,喉咙哽咽。有强壮的人在旁边叹息,似乎在说被边将所仇视。五世以来都归附于汉主,碧毛毡帐在河曲游玩。驮着五万部落的骆驼稠密,赐予飞凤金兜鍪。为了君王百战如同过堂,静扫阴山没有鸟儿栖息。家中藏有铁券特许优待,黄金千斤也不值得追求。九族分离如同楚地囚徒,深溪寂寞弦音苦幽。草木因悲感而声声飕飀,我本东山为国忧虑。明光殿前讨论九畴,书卷兵书尽心搜寻。为了君王在掌上施展权谋,洞悉山川无人能及。紫宸的诏令发出远方的怀柔,笔如飞霜如同夺钩。鬼神莫知其缘由,怜爱苍生如同蚍蜉。朔河的屯兵需要渐渐撤回,尽遣降兵前来拜御。只要让海内休戈罢兵,何必班超定远侯?使臣的书信是否已经送达?


注释:

  • 箜篌:一种古代弦乐器。
  • 羌戎:指边境的少数民族,常与汉朝作战。
  • 微雨沾衣:形容细雨打湿衣物,增添愁苦。
  • 迁客:在外漂泊的人。
  • 屠杀:指屠杀敌人,表现战争的残酷。
  • 铁券:古代用于承诺或契约的凭证,象征权力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65年),字少伯,号子晋,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壮志豪情与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昌龄的边塞生涯,描绘了战争中士兵的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箜篌引》以夜泊的场景开篇,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迁客在微雨中听见羌戎的歌声,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愁。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夜色中的猿啼、细雨和箜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接下来的部分则转入对战争的描绘,将士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情景,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将军和士兵的艰辛,表达了对他们深切的同情与敬意。通过对“黄旗一点兵马收”和“乱杀胡人积如丘”的描写,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又回到个人的情感,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特别是“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一句,深入人心,体现了对故乡的强烈向往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对比,从孤独的迁客到战场的悲壮,再到思乡的苦楚,充分展示了王昌龄的情感深邃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卢溪郡南夜泊舟”,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卢溪郡南面停船的场景。
  • 第二句:“夜闻两岸羌戎讴”,听到两岸羌戎的歌声,暗示了边境的动荡。
  • 第三句:“其时月黑猿啾啾”,夜色幽暗,猿猴的叫声增加了孤独感。
  • 第四句:“微雨沾衣令人愁”,细雨打湿衣物,增加了愁苦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孤独的迁客和战士的对比,突显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
  • 象征:如“铁券”象征权力与责任,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对士兵的同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泊:象征孤独和思考。
  • 羌戎:象征边境的动荡与战争。
  • 箜篌:象征艺术与心灵的寄托。
  • 流血:象征牺牲与困苦。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对人生、战争和故乡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箜篌引》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昌龄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羌戎”指的是?

    • A. 汉朝的将领
    • B. 边境民族
    • C. 诗人的故乡
  3. “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箜篌引》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更关注边塞士兵的艰辛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度关山 土不同 却东西门行 薤露 冬十月 蒿里行 龟虽寿 短歌行 观沧海 毕醇斋示题秦淮夜泊图句有感旧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化驰如神 倒八字的字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旁通曲鬯 知章知微 后景 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林结尾的成语 武偃 东宫三少 用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包含刚的成语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白字旁的字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嘀嘀咕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