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48
照乘复垂棘,固足为国宝。
朝有宣力贤,爱惜莫草草。
成汤昔在上,剪发救枯稿。
念民有念已,顷刻动穹昊。
太宗疗功臣,亦本为民保。
断须疾其愈,大胜琮璧祷。
这首诗描绘了统治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责任。诗中提到,照顾和爱护国家的贤良之士,绝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朝廷中,应该珍惜这些有能力的人,不可草率对待。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曾经在位时,剪去头发以拯救干枯的作物,体现了对民众的关心与责任。想到人民的苦难,瞬间就能感动天地。唐太宗对功臣的治疗,亦是为人民的安全与幸福着想。必须要急于治愈他们的病痛,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张镃,字子昊,号景州,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关注社会民生,尤其体现出对政治和历史事件的深刻见解。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古代贤王的事迹,表达对统治者应有的责任感与对人民的关怀,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期待。
这首诗通过古今对比,揭示了统治者对民众的责任与关心。诗的开头用“照乘复垂棘”来形容治理国家的艰辛,接着提到“朝有宣力贤,爱惜莫草草”,强调了对有才能之士的珍视与重用。成汤剪发救枯稿的故事不仅是一种牺牲,更是对民生的关注,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通过“念民有念已,顷刻动穹昊”,诗人传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在“太宗疗功臣,亦本为民保”的描绘中,诗人赞美了唐太宗对功臣的关怀与重视,认为这也是出于对人民的爱护。最后一句“断须疾其愈,大胜琮璧祷”则传达了治国安民的急迫感,强调了统治者应当迅速采取措施,保证国家的繁荣与安定。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历史典故与深刻的情感表达,表现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整首诗以古今贤君的治理理念为核心,强调统治者对人民的责任与关心,表现出对理想治理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的“照乘”指的是什么?
A. 车马的华丽
B. 治国的艰难
C. 大国的财富
D. 人民的生活
成汤剪发救枯稿的寓意是什么?
A. 关心人民
B. 个人牺牲
C. 治理国家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太宗”指的是谁?
A. 唐太宗李世民
B. 宋太宗赵匡义
C. 汉太宗刘恒
D. 明太宗朱棣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但更侧重于战乱带来的民生困苦,而张镃则强调理想统治者的责任感和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