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35:54
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赠之
作者:范仲淹 〔宋代〕
泰山采芝人,吏隐清淮滨。
金函秘实籙,奉之如高真。
谓子有仙志,兴言一相示。
叩头鸣天鼓,玉书粲然异。
白云引轻素,朱丝闻灵篇。
题云天实岁,传于任凤仙。
兵火换九州,于兹三百年。
非有灵物持,此书安得全。
绿字起龙蛇,丹文挂星斗。
六甲当奉行,百神乃奔走。
密密天上语,忽忽人间有。
与君置青山,解冠松桂间。
服此上清籙,上清庶可攀。
无为尘土中,草草凋朱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赠送的真道之书的感激与赞美。诗中提到,像泰山上的采芝人一样,隐士们在清淮边静静地生活。金函里的密秘道书如同至高无上的真理。作者认为滕子京有着追求仙道的志向,因此才兴致勃勃地相赠。叩首鸣鼓,象征着对道书的尊崇。书中内容显得极为不同寻常,云彩轻轻引导着,红丝则传来灵异的篇章。书中题写的年岁,传承于任凤仙(任凤仙为神话人物,象征着长生不老)。经历了三百年的战火变迁,这本书能保持完好,实属不易。书中文字如龙蛇般生动,丹青字迹映照星空。六甲(古代神灵)都要听从这本书的教诲,百神因而奔走。书中有着密密麻麻的天上语言,时而在人间流传。愿与君在青山之中,解去冠帽,栖息在松桂间。若能服从这本上清道书,便可攀登到更高的境界。不必在尘土中劳累,草草凋谢容颜。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岳阳楼,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政治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范仲淹与滕子京的交往之际,滕子京为人清白、志存高远,赠送给范仲淹一本道教经典。诗中充满了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和对追求高尚理想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泰山采芝人”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隐士追求长生的高远境界。接着,作者将道书比作金函中的珍宝,表现出对道理的尊重与珍视。整个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白云”、“青山”、“松桂”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也反映了道教所追求的与自然合一的理想。
在情感上,诗歌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和真理的向往,以及对滕子京的感激之情。最后几句强调了超脱尘世的理念,表达出了一种向往清净、摆脱世俗纷扰的心态。这首诗不仅是对道教思想的赞美,也是对友人情谊的深切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强调了追求高尚理想的价值,同时也表现了对友人情谊的感激与珍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理想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采芝人”象征什么?
“金函秘实籙”中的“金函”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云”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