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最高楼》

时间: 2025-04-27 04:01:41

诗句

携手去,相送亦同行。

天远夜微茫。

鸡声碾入轮声里,屈肱人枕小书囊。

又低声,频絮语,断人肠。

相见了、相思依旧苦。

离别后、离愁何日诉。

思往事,更神伤。

箧中尚有残花朵,如今应没许多香。

莫回头,山黯澹,海青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1:41

原文展示

最高楼
作者: 顾随 〔近代〕

携手去,相送亦同行。
天远夜微茫。
鸡声碾入轮声里,
屈肱人枕小书囊。
又低声,频絮语,
断人肠。
相见了相思依旧苦。
离别后离愁何日诉。
思往事,更神伤。
箧中尚有残花朵,
如今应没许多香。
莫回头,山黯澹,
海青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携手同行,送别时依然相伴。天边远处,夜色朦胧。鸡鸣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我微微屈臂,枕在小书囊上。低声细语,频频诉说,令人伤肠。相见之后,相思的苦楚依然存在。离别后,离愁何时才能诉说?回想往事,更加令人感伤。箱中仍有几朵残花,如今恐怕已无多少香气。不要回头,山色黯淡,海水青苍。

注释

字词注释:

  • 携手去:手拉手一起走。
  • 相送亦同行:送别时依然伴随同行。
  • 鸡声碾入轮声里:鸡鸣声与车轮声交织在一起。
  • 屈肱:微微屈臂。
  • 小书囊:装书的小袋子。
  • 频絮语:频繁地低声说话。
  • 断人肠:令人伤心的事。
  • 离愁:离别后的忧愁。
  • 残花朵:凋零的花朵。
  • 山黯澹,海青苍:山色黯淡,海水青苍,表达一种苍凉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分别时的惆怅和思念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0-1954),字秉常,号雨生,近现代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伤,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困扰,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反映了时代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最高楼》是一首充满感伤色彩的离别诗,细腻地描绘了相送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携手去,相送亦同行”,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彼此相伴的温暖。而后“鸡声碾入轮声里”,通过声音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真实的生活气息,使人感觉到离别的迫近。

诗中的“屈肱人枕小书囊”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恬淡,但随之而来的“又低声,频絮语,断人肠”则是情感的转折,低声细语中包含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思念。离别后的“离愁”与“思往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构建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最后几句的“箧中尚有残花朵,如今应没许多香”,诗人以残花象征失去的美好,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无奈。结尾的“莫回头,山黯澹,海青苍”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许,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淡淡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携手去,相送亦同行”:展现了离别之时的亲密关系。
  • “天远夜微茫”:描绘了夜色的朦胧,增加了离别的氛围。
  • “鸡声碾入轮声里”:声音的交融,增强了现场感。
  • “屈肱人枕小书囊”: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然而暗含忧伤。
  • “又低声,频絮语,断人肠”:低语中藏有不舍与痛苦。
  • “相见了相思依旧苦”:相见之后的思念依旧令人心痛。
  • “离别后离愁何日诉”:对未来离愁的无奈与期待。
  • “思往事,更神伤”:回忆往事,情感愈加沉重。
  • “箧中尚有残花朵,如今应没许多香”:象征失去的美好,感叹时光流逝。
  • “莫回头,山黯澹,海青苍”:告诫自己不要回头,面对未来的苍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残香比作美好的过往。
  • 对仗:使用了丰富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声音以情感,使得场景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分别时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传递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声:象征生活的日常与宁静。
  • 残花:象征逝去的美好与遗憾。
  • 山海:象征自然的苍茫与人生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鸡声碾入轮声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离愁
    C. 幽静

  2. 诗中提到的“残花”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希望
    B. 失去的美好
    C. 快乐的回忆

  3. 作者在诗中提到“莫回头”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怀念过去
    B. 保持乐观向前
    C. 不要再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顾随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刻画,而李白的作品则显得豪放与壮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顾随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逅朱尧民钱孔周登天平饮白云亭次第得诗三首 其二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其四 九日陪章湖州致平援登道场山泛舟溪上 抗战胜利后感怀二律 其一 筑城词二首 其二 题石氏世恩堂 嘉兴缪同知号菊陂因赋 题竹为周廷晖赋 见张明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燕俦莺侣 靦面相迎 舌字旁的字 暮夜先容 黑字旁的字 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饱其私囊 甘字旁的字 容典 太平天子 豸字旁的字 扶老携弱 曲径通幽 包含丞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值的成语 做贼心虚 提土旁的字 硫化橡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