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1:41
最高楼
作者: 顾随 〔近代〕
携手去,相送亦同行。
天远夜微茫。
鸡声碾入轮声里,
屈肱人枕小书囊。
又低声,频絮语,
断人肠。
相见了相思依旧苦。
离别后离愁何日诉。
思往事,更神伤。
箧中尚有残花朵,
如今应没许多香。
莫回头,山黯澹,
海青苍。
全诗翻译:
携手同行,送别时依然相伴。天边远处,夜色朦胧。鸡鸣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我微微屈臂,枕在小书囊上。低声细语,频频诉说,令人伤肠。相见之后,相思的苦楚依然存在。离别后,离愁何时才能诉说?回想往事,更加令人感伤。箱中仍有几朵残花,如今恐怕已无多少香气。不要回头,山色黯淡,海水青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分别时的惆怅和思念的情绪。
作者介绍:
顾随(1890-1954),字秉常,号雨生,近现代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伤,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困扰,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反映了时代的复杂情感。
《最高楼》是一首充满感伤色彩的离别诗,细腻地描绘了相送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携手去,相送亦同行”,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彼此相伴的温暖。而后“鸡声碾入轮声里”,通过声音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真实的生活气息,使人感觉到离别的迫近。
诗中的“屈肱人枕小书囊”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恬淡,但随之而来的“又低声,频絮语,断人肠”则是情感的转折,低声细语中包含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思念。离别后的“离愁”与“思往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构建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最后几句的“箧中尚有残花朵,如今应没许多香”,诗人以残花象征失去的美好,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无奈。结尾的“莫回头,山黯澹,海青苍”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期许,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淡淡哀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分别时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传递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鸡声碾入轮声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离愁
C. 幽静
诗中提到的“残花”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希望
B. 失去的美好
C. 快乐的回忆
作者在诗中提到“莫回头”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怀念过去
B. 保持乐观向前
C. 不要再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顾随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刻画,而李白的作品则显得豪放与壮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