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5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57:29
愁来了,一一上心头。
欲说却还休。
自家晓得何须说,
旁人听了更添愁。
怕凭阑,生怅望,又登楼。
也莫说醉乡滋味好。
更莫说人间天地小。
閒话语,一齐收。
悠悠舟载人南下,
茫茫雾共水东流。
看长空,鸿去了,燕来不。
愁绪涌上心头,想要倾诉却又忍住。
自己心中明白何必再说,
旁人听了只会更添愁苦。
害怕倚靠栏杆,生出怅惘,又重新登楼。
也不要说醉乡的滋味有多好,
更不要说人间天地是多么狭小。
闲聊的话语,一并收起。
悠悠的船载着人向南而去,
茫茫的雾气与水向东流去。
看那长空,鸿雁已去,燕子归来。
作者介绍:顾随(1890—1980),字子默,号澄生,江苏无锡人,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诗歌常以婉约、细腻见长,受传统诗词影响深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顾随友人南游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此时的诗作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索。
此诗以“愁”字开篇,直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基调。诗人在感受到愁苦之时,选择了沉默,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复杂处理。“自家晓得何须说,旁人听了更添愁”,显示出诗人对孤独感的深刻理解。诗人不仅想保留自己的愁苦,也意识到外界的反应只会加重这种情绪。
接下来的描写中,“怕凭阑,生怅望,又登楼”,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似乎在试图通过登楼俯瞰来寻找一种解脱,但最终仍然是徒劳无功。此时的“悠悠舟载人南下”,又将视角转向友人离去的旅程,诗人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深切的思念。
最后一句“看长空,鸿去了,燕来不”更是点明了人生的哲理:离去与归来,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带着对鸿雁的惆怅与对燕子的希冀,形成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欲说却还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B. 感到愉快
C. 对他人十分信任
D. 感觉无聊
“悠悠舟载人南下”中的“悠悠”表示了什么?
A. 船很快
B. 船很慢,时间漫长
C. 船很大
D. 船很小
诗中提到的“鸿”和“燕”分别象征什么?
A. 离去与归来
B. 快乐与悲伤
C. 昨天与今天
D. 春天与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