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缕曲 秋燕》

时间: 2025-05-07 15:36:52

诗句

犹记春时节。

正江南、落花如画,相逢三月。

认得谢家庭院好,一桁雕梁栖歇。

喜春社、当时曾结。

转眼年光先已去,看舞残、双剪怜今日。

思往事,共愁绝。

比它消瘦花间蝶。

更伤心、乌衣门巷,斜阳一抹。

几日深闺无奈甚,情绪何堪同说。

还莫向、帘前嚏嚏。

已是飘零如客寄,况凄风、苦雨将催别。

归去也,海天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36:52

原文展示:

金缕曲 秋燕
作者: 殷秉玑 〔清代〕

犹记春时节。正江南落花如画,相逢三月。
认得谢家庭院好,一桁雕梁栖歇。
喜春社当时曾结。转眼年光先已去,
看舞残双剪怜今日。思往事,共愁绝。
比它消瘦花间蝶。更伤心乌衣门巷,
斜阳一抹。几日深闺无奈甚,
情绪何堪同说。还莫向帘前嚏嚏。
已是飘零如客寄,况凄风苦雨将催别。
归去也,海天阔。


白话文翻译:

我依然记得春天的时节,正是江南落花如画的时刻,我们在三月相遇。
我认得谢家的庭院,那里有精美的雕梁,我曾在此栖息。
我曾在春社时的欢庆,转眼间,岁月已悄然流逝。
看着舞动的剪影,竟怜惜今日的景象。往昔的事情让我心中满是忧愁。
比起那消瘦的花间蝴蝶,更让我心伤的是乌衣门巷的景象,
斜阳一抹,几天以来我在深闺中无奈得很,
我的情绪又怎能向人倾诉呢?还不要在帘前轻声叹息。
如今我已如客寄般飘零,况且凄风苦雨将要催促离别。
归去吧,海天是那么宽阔。


注释:

  • 犹记: 仍然记得。
  • 江南: 中国南方水乡,以美丽的自然景色著称。
  • 谢家庭院: 指的是谢家的庭院,谢家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代表富丽和文人雅士的生活。
  • 春社: 春天的社日,古代民间的节日。
  • 乌衣门: 指的是王谢家族的门庭,象征着旧时的繁华与衰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秉玑,清代词人,生于江南,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秋天的凄凉,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金缕曲 秋燕》是一首通过春秋交替来表达情感的词作。开篇回忆春日的美好时光,作者用“犹记春时节”引入,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的欢快逐渐被秋天的萧瑟所取代,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去的无尽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看舞残双剪怜今日”的意象,作者不仅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暗示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

诗中反复提到的“深闺”、“情绪何堪同说”则展现了女性在深闺中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的压抑使得她在秋意浓重的日子里对往事倍感忧伤。最后“归去也,海天阔”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现实无情,但未来依然是广阔的。整首词在描绘景物与抒情之间找到了平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犹记春时节: 开篇回忆,营造出悠远的怀旧氛围。
  2. 正江南落花如画,相逢三月: 描绘美丽的春景,与好友相聚的快乐。
  3. 喜春社当时曾结: 提到春社的欢乐,强调春天的热闹。
  4. 转眼年光先已去: 迅速流逝的岁月让人感慨。
  5. 思往事,共愁绝: 追忆往事,愁苦交织。
  6. 比它消瘦花间蝶: 以花间蝴蝶的消瘦比喻自己的失落。
  7. 更伤心乌衣门巷: 乌衣门巷象征繁华的逝去。
  8. 斜阳一抹: 夕阳的余晖,暗示了生命的短暂。
  9. 几日深闺无奈甚: 深闺中的无奈与孤独。
  10. 情绪何堪同说: 对情感的压抑与无处倾诉。
  11. 已是飘零如客寄: 生活的漂泊与无根。
  12. 况凄风苦雨将催别: 自然的凄凉与离别的逼近。
  13. 归去也,海天阔: 归去的希望与对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比它消瘦花间蝶”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
  • 拟人: “情绪何堪同说”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 整体结构上,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中融汇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希望与生机。
  • : 象征凋落与无常。
  • 蝴蝶: 代表青春的短暂与美丽。
  • 乌衣门: 代表繁华的逝去和人事的变迁。
  • 斜阳: 暗示生命的短暂与夕阳西下的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乌衣门”象征什么? A. 繁华的逝去
    B. 春天的希望
    C. 夏日的热情

  2. 诗人在深闺中感到如何? A. 快乐
    B. 无奈
    C. 放松

  3. 诗的结尾提到的“海天阔”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逝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实的绝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更偏向于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 苏轼《水调歌头》: 在对时间的思考中更强调豪放与洒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西江月 闰五更词,与琴可同作,徐悲鸿云广西民间旧有此词 西江月 白菊 西江月 其二 春晚 西江月 故乡新貌二首 其一 西江月·雨过轻风弄柳 西江月 题洞天清晓图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送客石_·亭) 西江月 四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敬恭 包含帷的成语 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江汉之珠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爬犁 徒法不行 玉树琼枝 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革字旁的字 傲上矜下 风吹云散 粉骨糜身 住止 提土旁的字 蜗名微利 非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