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玩易斋》

时间: 2025-04-25 18:07:25

诗句

作者亦何患,思深义亦深。

忘言更忘象,默会古人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07:25

原文展示

玩易斋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作者亦何患,思深义亦深。
忘言更忘象,默会古人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位作者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他所思考的深刻意义也是深邃的。忘却语言,甚至忘却形象,默默地领会古人的心思。

注释

字词注释:

  • 亦何患: 何必忧虑。
  • 思深义亦深: 思考得很深,所表达的意义也深。
  • 忘言更忘象: 忘却语言,更加忘却形象。
  • 默会: 默默地领悟、理解。
  • 古人心: 古代人的心思和情感。

典故解析:

  • 古人心: 这里指的是古代文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常是指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对古代诗词的反思时期,表达了他对古人思想的理解,以及对现代人思维方式的批判和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思想的深刻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人心灵深处的敬仰与向往。首句“作者亦何患”直接点出诗人的态度,表示他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深邃。接下来的“思深义亦深”,则进一步阐明了他对思想深度的追求,暗示思考的过程与结果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忘言更忘象”的表述,展示了作者对语言和形象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在深刻的思想面前,语言是苍白无力的,真正的理解往往超越了文字与形象的限制。这种观点反映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一种自然、直观的领悟方式。最后一句“默会古人心”,则是对古人思想的深情追忆,显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提醒人们在追求新思想的同时,不要忘记历史的智慧。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了一种宁静的哲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智慧与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作者亦何患: 诗人自问,自己又有什么烦恼可言,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态度。
  2. 思深义亦深: 反映出作者对深刻思想的追求,认为思考的深度和所能获得的意义是成正比的。
  3. 忘言更忘象: 强调在理解思想的过程中,语言和外在形象的局限性,真正的领悟是无言的。
  4. 默会古人心: 表示通过内心的沉静,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 在“忘言”与“忘象”之间形成对比,突显作者对语言和形象的超越。
  • 反问: 通过“作者亦何患”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古代思想的追求与理解,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古人智慧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人心: 象征着历史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是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 思深义: 代表着深刻的哲理与思考,是作者内心的探求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忘言”主要指什么? A. 忘记语言
    B. 忘却言语的局限性
    C. 忘却所有的事情
    D. 忘记古人的思想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忧虑
    B. 超然
    C. 迷茫
    D. 愤怒

  3. “默会古人心”中的“默会”意味着什么? A. 大声讨论
    B. 默默理解
    C. 忘却一切
    D. 学习古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孤独与思乡情感与《玩易斋》中对古人智慧的追求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更侧重情感,后者则偏重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用文师 五月十三日大水 依韵和李君锡学士北使见寄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宿洪泽 梅花 淮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拾人牙慧 包含骤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息迹静处 精微 战战栗栗 绞丝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包含丑的成语 至字旁的字 骄佚奢淫 包含卿的词语有哪些 逢场游戏 金蝪彝 花样不同 腹心之患 无私之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