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25:32
重阳
——曾几
老去长净一寸阴,
良辰物色负幽襟。
中秋素月偏离毕,
九日黄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
茱萸聊复伴孤斟。
重阳何必今朝是,
从此篱边日访寻。
老去后,心境反而更加宁静,仿佛这阴影又加深了一寸;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恰恰让人感到忧伤。中秋的明月已经过了最亮的时候,重阳的黄花仍然在秋阳下未曾凋谢。即使是青嫩的蓓蕾,也不妨采摘来为小杯添酒,茱萸虽少,也可以陪我独酌。重阳节何必非得在今天这一天,今后我会常常在篱边寻找这样的美好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华,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洒脱,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前后,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感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曾几的《重阳》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重阳节的氛围,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宁静。开篇的“老去长净一寸阴”,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心境结合,描绘出一种在生活中逐渐沉淀的平和。接下来的“良辰物色负幽襟”,则暗示了在美好的时光中,诗人的内心却依然充满了思索与感怀。中秋的明月与重阳的黄花之间的对比,映衬出节令的更迭,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随着蓓蕾与茱萸的出现,诗人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找孤独的陪伴,表现了他对人生的哲思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结尾的“重阳何必今朝是”,更是引发对时间与节日意义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重阳的精神不只是某一天的庆祝,而是生活中的一种态度和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重阳节作为时间的节点,承载着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一般在农历的哪一天?
诗中提到的“茱萸”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开头“老去长净一寸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