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4: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4:15:33
瑞鹤仙·集梦窗句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洞箫谁院宇。渐酒阑烛暗,春随人去。
轻阴便成雨。念青丝牵恨,几将花误。
游情最苦。尽日向流莺分诉。
莫重来吹尽香棉,更惜凤钩尘污。
轻许醉鬟留盼,小扇翻歌,锦屏人妒。
啼红怨暮。还暗忆,断肠句。
怕烟江渡后,疏帘空卷,愁结伤春深处。
最无聊燕去堂空,夜温绣户。
这首词展现了一个愁苦的女子在春日的夜晚,独自感怀的情景。洞箫声从何处传来?酒已渐渐喝尽,烛光暗淡,春天随着人去而消逝。轻柔的阴云即将化作细雨,思念如青丝般牵引着心中的恨意,多少次因花而误了情。游荡的情感最是苦痛,整日向黄莺倾诉。希望再也不要重提那香棉的事,更加珍惜那被尘埃覆盖的凤钩。轻轻地许下醉意中盼望的诺言,小扇轻轻翻动,歌声在锦屏间流淌,让人妒忌。红颜啼哭着怨恨黄昏,心中又暗自回忆起那令人断肠的句子。怕是渡过烟江后,疏落的帘幕空卷,愁绪在伤春的深处纠结。燕子已去,堂中显得空荡荡的,夜里温暖的绣户显得更加孤寂。
作者介绍:郭则沄(公元1640-1718),清代诗人,字梦琦,号云山,擅长诗词,尤其是词,风格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纠葛的时期,词中充满了对春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
《瑞鹤仙·集梦窗句》是一首极具感伤情绪的词作。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黄昏时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洞箫谁院宇”便引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乐声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她的内心情感。随着“酒阑烛暗”的意象,作者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情感的渐渐消退。
“念青丝牵恨,几将花误”一句,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遗憾,青丝与花的意象交织,展现了青春的脆弱与易逝。接下来的“游情最苦”,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楚,情感的游荡让她无法安宁,整日向流莺倾诉,这一细节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倾诉。
词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尤其是对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清代词人对细腻情感的敏感捕捉。词尾“最无聊燕去堂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燕子的离去暗示着春天的结束,情感的缺失让人感到无比孤独。
整首词以哀婉的基调贯穿,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黄昏时的愁苦与思念,展现了清代词人对女性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个词作围绕着愁苦的情感展开,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安,充分展现了女性在情感纠葛中的细腻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洞箫”象征什么?
“念青丝牵恨”中的“青丝”指代什么?
诗中“燕去”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