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12:11
瑞鹤仙 乙卯二月自海上归扬州见新燕赋
作者: 庄棫 〔清代〕
燕飞妆懒整。细思量双栖还让恁稳。屏间翠鬟隐。问青天碧海,可能相引。花梢弄影。漾愁心阑干梦醒。更楼头杨柳依依,说道好春将尽。休省风流佳约,似水钿车,杜陵风景。芹泥蹴损。肠断处更谁领。早归来帘幕,深深静押,絮语雕梁昼永。怕窗前又有流莺,向人巧逞。
燕子飞来,妆容懒于整理。我细细思量,这双栖的燕子,难道不让人心安?屏风后翠鬟的身影隐约可见。我向青天和碧海问道,是否能够引我相聚?花梢在风中摇曳,带来愁绪,我在栏杆上醒来,梦中仍在。更楼头杨柳依依,听人说春天就要结束。不要轻视那些风流的佳约,犹如水中的钿车,杜陵的风景美不胜收。芹泥已被踩坏,肠断的地方又有谁来引领?早归来帘幕深处,静静地压着,雕梁上细语绵绵,白昼如此漫长。唯恐窗前又会有流莺,向人巧妙地展示。
庄棫(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为题材,擅长描绘春夏秋冬的变换,表现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清代乙卯年二月,诗人从海上归来,途经扬州,看到新燕归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即将逝去的忧愁,写下此词以抒发心中情感。
《瑞鹤仙》通过对春日新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诗中的“燕飞妆懒整”,不仅描绘了燕子的慵懒姿态,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懒散与无奈。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又是短暂的,令人惆怅。
诗中的意象层层递进,从燕子到屏风后隐约的女子,再到青天碧海的问询,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花梢弄影,漾愁心阑干梦醒”,把梦境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楼头的杨柳依依,暗示着春天的无常,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最后的“怕窗前又有流莺,向人巧逞”,更是对即将到来的孤独的恐惧,流莺的欢唱也许是在讽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即将逝去的无可奈何,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即将逝去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折射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翠鬟”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怕窗前又有流莺,向人巧逞”中,流莺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