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4: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06:40
梦寻梅
作者: 方岳 〔宋代〕
野迳深藏隐者家,
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
山觜有梅三四化。
黄叶拥篱埋药草,
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
不梦金貂侍玉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场景。野外的小路深藏在隐者的家中,岸边的莎草分开小路,溪水斜流。马蹄在残雪上留下印迹,走了六七里,山尖上有三四朵梅花盛开。黄叶拥挤在篱笆旁,掩埋了药草,青灯下煮着芋头,与朋友谈论桑麻的种植。一生生活在烟雨笼罩的茅草屋底下,从不梦想着金貂的侍奉和玉华的奢华生活。
作者介绍:方岳(出生年不详,卒于1121年),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山林,表达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方岳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和单纯生活的热爱,搭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境界。
《梦寻梅》通过描绘一幅隐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地展现了隐者的居所与生活环境。开篇的“野迳深藏隐者家”,即让人感受到一种隐匿于世的静谧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远离尘嚣。接着,马蹄在残雪中留下的痕迹,不仅描绘了冬天的景色,也暗示了行走于世间的无奈与孤独。
梅花的盛开是诗中最美的意象之一,象征着坚韧与清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黄叶和药草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轮回,青灯煨芋则是隐者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简朴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不梦金貂侍玉华”更是道出了诗人心底的自我选择与人生理想,表达了他对奢华生活的淡漠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向往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突出隐者生活的简单、清幽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展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隐者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诗中“马蹄残雪”象征什么?
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