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梦寻梅》

时间: 2025-07-12 07:47:24

诗句

野迳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化。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47:24

原文展示:

梦寻梅
作者: 方岳 〔宋代〕

野迳深藏隐者家,
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
山觜有梅三四化。
黄叶拥篱埋药草,
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
不梦金貂侍玉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场景。野外的小路深藏在隐者的家中,岸边的莎草分开小路,溪水斜流。马蹄在残雪上留下印迹,走了六七里,山尖上有三四朵梅花盛开。黄叶拥挤在篱笆旁,掩埋了药草,青灯下煮着芋头,与朋友谈论桑麻的种植。一生生活在烟雨笼罩的茅草屋底下,从不梦想着金貂的侍奉和玉华的奢华生活。

注释:

  • 野迳:乡间小路,隐者的居所深藏于此。
  • 隐者:指隐居的修士或士人,追求清静的生活。
  • 马蹄残雪:指马蹄在残留的雪地上留下的印迹,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寒冷的冬季环境。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
  • 黄叶:秋天的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
  • 青灯煨芋:青灯下煮芋头,描绘了隐者的简单生活。
  • 金貂侍玉华:富贵的生活象征,诗人并不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出生年不详,卒于1121年),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山林,表达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方岳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和单纯生活的热爱,搭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境界。

诗歌鉴赏:

《梦寻梅》通过描绘一幅隐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地展现了隐者的居所与生活环境。开篇的“野迳深藏隐者家”,即让人感受到一种隐匿于世的静谧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远离尘嚣。接着,马蹄在残雪中留下的痕迹,不仅描绘了冬天的景色,也暗示了行走于世间的无奈与孤独。

梅花的盛开是诗中最美的意象之一,象征着坚韧与清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黄叶和药草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轮回,青灯煨芋则是隐者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简朴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不梦金貂侍玉华”更是道出了诗人心底的自我选择与人生理想,表达了他对奢华生活的淡漠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向往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野迳深藏隐者家”:描绘了隐者的住宅深藏在乡间小路中,给人一种神秘感。
    2. “岸莎分路带溪斜”:莎草沿着溪流生长,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3. “马蹄残雪六七里”:马蹄在残雪上留下的踪迹,表现出离尘世的孤独。
    4. “山觜有梅三四化”:山尖上开着几朵梅花,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5. “黄叶拥篱埋药草”:秋叶堆积在篱笆旁,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6. “青灯煨芋话桑麻”:在青灯下煮着芋头,与朋友谈论农事,体现隐居生活的日常。
    7. “一生烟雨蓬茅底”:一生生活在烟雨笼罩的茅草屋下,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满足。
    8. “不梦金貂侍玉华”:不向往奢华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黄叶拥篱埋药草”和“青灯煨芋话桑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2. 比喻:梅花和黄叶的描写,借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对比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
    3. 象征:梅花象征高洁,金貂和玉华象征奢华,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的人生观。
  • 主题思想:全诗突出隐者生活的简单、清幽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展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着隐者的高洁追求。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反映生存的无常。
  • 青灯:代表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体现出隐者的内心世界。
  • 药草:象征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朴实,反映隐者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隐者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 A. 奢华
    • B. 简单清幽
    • C. 热闹繁华
  2. 诗中“马蹄残雪”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喜悦
    • C. 繁忙
  3. 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反感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 李白《独坐敬亭山》

诗词对比

  • 方岳的《梦寻梅》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王维的诗通过山水景色表达心境,而方岳则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从而体现出更为平淡却又深厚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方岳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对古代诗歌的分析与解读。
  • 《宋代文学概论》:对宋代文学的总体介绍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赤龙湖泛舟 清平乐 清平乐 十一月下旬 清平乐 泛舟 清平乐 其三 清平乐 其七 清平乐·游杭数日,有作 清平乐 其六 清平乐 题高颖生环翠楼图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奇蹇 说时迟,那时快 包含爆的词语有哪些 嗟悔无及 木字旁的字 摸鸡偷狗 一家之长 名胜古迹 伤春 爪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无名火气 从中斡旋 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酒浇块垒 提土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包含雨的词语有哪些 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