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後》

时间: 2025-07-12 22:41:59

诗句

直自凤凰城破後,掰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蹄。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41:59

原文展示:

直自凤凰城破後,掰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蹄。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白话文翻译:

自从凤凰城破之后,仿佛是把钗子掰断、镜子破裂一般,彼此分飞。
天涯海角之间,音信稀少。梦回辽海的北方,魂魄在玉关的西边断绝。
月亮虽能重圆,星辰也能聚合,为什么还是不见归人?
今年春天,我又听到杜鹃的鸣叫。年年望着塞外的大雁,已是十四次回归。


注释:

  • 凤凰城:传说中的理想国,象征美好与团圆。
  • 掰钗破镜:比喻夫妻离散,象征着破裂的关系。
  • 天涯海角:指遥远的地方,形容信音稀少,联系困难。
  • 辽海:指辽东海域,象征着北方的归乡之路。
  • 玉关:古代边防关口,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重圆:比喻团聚,指月亮的圆满。
  • 杜鹃:春天时分鸣叫的鸟,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 塞雁:指在边塞迁徙的大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文,号洱山,南宋时期的词人,因其词作清丽婉约而著称,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诗人以个人的离愁来映射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中所表达的悲伤与思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团圆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感受。开篇“直自凤凰城破后”,直接引入了毁灭与失落的主题,凤凰城的破碎象征着理想的破灭,掰钗破镜则生动地描绘了夫妻的分离。诗中对天涯海角的描写,凸显了个体在巨大变故面前的无助感,音信稀少的无奈更增添了离愁的浓重。

在对梦境及魂魄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辽海北的梦境与玉关西的魂断,仿佛在诉说着对家国的无限思念。接下来的“月解重圆星解聚”,则是对团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对比,月亮与星辰虽可重聚,但归人的音信却依旧渺茫,令人心痛。

最后两句“今春还听杜鹃蹄。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以自然界的变化作为时间的象征,表现了每年春天的轮回,却依然无法带来归人的音信,令人倍感哀伤。这种反复的意象,深化了思念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愁苦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直自凤凰城破後:直接表明了诗作的主旨——因为某种重大变故,导致关系的破裂。
  2. 掰钗破镜分飞:比喻夫妻分离,情感的破碎。
  3. 天涯海角信音稀:形容距离遥远,彼此联系的困难。
  4.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怀念故土,却又无法回归,表现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5. 月解重圆星解聚:月亮的圆满与星辰的聚集,象征团圆的渴望。
  6. 如何不见人归:直白表达思念之情,令人感到无奈。
  7. 今春还听杜鹃蹄:春天的到来,杜鹃声响,又引发对往事的回忆。
  8.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时间的流逝,虽有四季更替,思念依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夫妻离散比作“掰钗破镜”,生动形象。
  • 对仗:如“月解重圆,星解聚”,展现了词人的修辞技巧。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月亮、星星、杜鹃、塞雁)来表达情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人们在变故面前的无奈与期盼,渴望团圆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 凤凰城:象征理想与团圆的地方,破裂意味着失去。
  • 月亮与星星:象征团圆与希望,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杜鹃与塞雁:自然的意象,象征思乡与时间的流逝,强化了离愁别绪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凤凰城”象征着什么?

    • A. 理想与团圆
    • B. 战乱与破碎
    • C. 自然与和谐
  2. “掰钗破镜”比喻什么?

    • A. 夫妻离散
    • B. 友谊破裂
    • C. 家国破碎
  3. 诗中提到的“月解重圆星解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团圆的渴望
    • B. 对战争的恐惧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朱敦儒与李清照的作品同样表达离愁别绪,但朱敦儒更强调对国家动荡的感怀,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朱敦儒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指南录后序 满江红·燕子楼中 南安军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除夜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 莫问卜 代牛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挟筴读书 莱茵联盟 和寳 伦结尾的成语 包含存的词语有哪些 单跪 投送 折而族之 吴蓝 自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高高兴兴 乙字旁的字 方丈盈前 荆棘丛里 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