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茶 其三》

时间: 2025-07-27 23:46:17

诗句

豕腹中空暗浪惊,羊肠旋复绕车声。

才看云脚如丝动,便觉诗脾作雪清。

曲糵无功将退舍,蘼芜何罪亦遭烹。

傍人莫讶能句赋,窗下观书眼倍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6:17

原文展示:

茶 其三
作者: 潘牥 〔宋代〕
豕腹中空暗浪惊,
羊肠旋复绕车声。
才看云脚如丝动,
便觉诗脾作雪清。
曲糵无功将退舍,
蘼芜何罪亦遭烹。
傍人莫讶能句赋,
窗下观书眼倍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品茶时的感受,诗句中暗含对生活的感悟。前两句描绘了茶的味道和茶道的过程,似乎在说茶的余味令人惊讶;而后几句则表达了茶对心灵的清净与启发,甚至让人产生创作的冲动。通过对比与反思,作者展现了茶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积极影响。

注释:

  • :猪,指代一种动物,这里用作比喻。
  • 羊肠:羊肠小道,形容狭窄的道路。
  • 云脚:云的边缘,形容动态的云朵。
  • 诗脾:创作的灵感与激情。
  • 曲糵:指酒,表现出对酒的淡泊。
  • 蘼芜:一种植物,这里比喻不必要的事情。
  • :煮、烹饪,暗示对生活的处理方式。
  • 句赋:作诗和赋文的才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牥,字子美,南宋人,以诗、词、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其作品多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当时茶文化盛行,诗人常在品茶时感悟人生,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宁静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作者以豕腹的“空暗”和羊肠的“旋复”,构筑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意境,仿佛在形容茶的醇香与复杂。接着,作者提到“云脚如丝动”,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与个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在品茶时那种心灵的清澈与灵感的涌现。最后几句,作者反映了对生活的态度,强调了茶的清心作用以及对创作的启迪,显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从容与淡然。这首诗不仅是对茶的赞美,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表现出作者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豕腹中空暗浪惊”:以猪的空虚暗示内心的波动,暗喻茶的深意。
    2. “羊肠旋复绕车声”:羊肠小道的曲折,象征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3. “才看云脚如丝动”:云朵轻柔的动态,给人以诗意的感受。
    4. “便觉诗脾作雪清”:心灵的清澈如雪,启迪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5. “曲糵无功将退舍”:对酒的淡泊态度,暗示不再沉迷于此。
    6. “蘼芜何罪亦遭烹”:反思生活中不必要的事物,表明一种生活哲学。
    7. “傍人莫讶能句赋”:对他人的反应的自我解嘲。
    8. “窗下观书眼倍明”:读书时的愉悦与心境的开阔。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如“云脚如丝动”通过动态的云象征心情,表现出一种轻盈与智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清心与启迪,代表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
  • :象征自由与灵动,表现出自然的美与灵魂的升华。
  • :象征知识与智慧,反映出作者在读书时的愉悦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羊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狭窄的小路
    • C. 一种动物
  2. 诗人如何看待饮酒?

    • A. 沉迷
    • B. 淡泊
    • C. 不屑
  3. “窗下观书眼倍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读书的快乐
    • B. 对茶的喜爱
    •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饮酒》:同样表现出对酒与生活的思考。
  • 李白的《月下独酌》:反映了作者对孤独与饮酒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潘牥:杜甫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而潘牥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王文彦主编《宋代诗词选》
  • 朱自华《茶文化与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顾少府(一作送顾逢尉永康) 泛溪 日东病僧 宁州春思 送客归新罗 中秋夜怀 边游 黄州暮愁 远水 长安书怀呈知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豁然省悟 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乔陟 要需 枪林刀树 匕字旁的字 中教 临川羡鱼 学无常师 目眩神摇 心殒胆落 包含屈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事重身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